高 爽
“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又一批各行各业先进集体和个人走上领奖台。辽宁劳模辈出,劳模精神在辽宁薪火相传,全省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如何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坚决扛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在文艺创作中,又该如何诠释辽宁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辽宁工人文学形象是话剧《父亲》中的那位老父亲:每年新工人入厂,他都要穿戴整齐,把自己获得过的那些劳模奖章挂在胸前,去给年轻人作报告……
《父亲》的创作背景是上世纪90年代末,正是辽宁国企最困难的时期,然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辽宁的传承却并未断绝,也正是凭借着这样的精神,让辽宁国企走出困境,书写了新的劳模故事。这是一条从来没有断绝的精神脉络,也是值得今天的文艺工作者大书特书的重要题材。
工业题材始终是辽宁文艺创作的选择,上世纪50年代,草明的《原动力》《火车头》《乘风破浪》首开工业题材文学创作先河,上世纪60年代,李云德的《沸腾的群山》在全国产生影响,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话剧《父亲》《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工匠世家》,优秀的工业题材作品一直不断。去年我省作家刘国强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雄风北来》,讲述的是新时代一群在工业企业奋斗的劳模与工匠的故事;今年正在创作的电影作品《钢铁意志》,讲述的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工人阶级以钢铁般的意志冲破层层阻隔、克服艰难险阻重建鞍钢的故事,也同样在延续这条脉络。
在我采访过的劳模身上,也在很多普通劳动者身上,我无数次看到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并被深深感动,有很多难忘的细节:
有一位儿科医生,是典型的东北汉子,高大阳刚,外表挺粗糙,但他的手非常柔软光滑。他总是随身带着护手霜,一洗完手就拿出来涂抹,他说:我接触的是世界上最柔软的皮肤,不能让它们受到一点伤害。
有一位八级工匠,在一家机械加工厂里是个宝,他对机械零件的手工磨削比机床还要精准。退休后,他仍然技痒,有一年过年,他送了我一个礼物,是他手工打造的不锈钢鞋拔子,漂亮得堪称工艺品。
还有一位登上过人民大会堂领奖台的80后“大国工匠”,他会为了0.02毫米也就是1/3头发丝细的误差跟自己较劲,在美国人制造的数控机床上与美国技工比拼并且完胜。训起他那些有着大学本科甚至研究生学历的徒弟毫不留情,他说:当年他的师傅就是这么带徒弟的……
在我的理解中,今天的辽宁劳模,仍然传承着孟泰那一代辽宁工人为国奉献、勇于担当、艰苦奋斗、勤恳敬业的精神,同时又有了更高的知识起点、更宽的眼界。他们正是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最大的底气、最宝贵的财富。
希望这些细节能够带给文艺创作者一些灵感,希望辽宁的艺术作品中出现更多可亲可敬的劳模形象,带给我们更多的自信、鼓舞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