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三开”咋应付?

​ ——整治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系列谈之三
辽宁日报 2021年04月25日

赵 静

“省里开完市里开,市里开完县里开,同一个会陪开三次。”记者近日去某地农村采访,基层干部对陪开视频会频频吐槽,“一会三开”难应付。

其实,开会本身没有错,尤其是“一竿子插到底”的视频会议,不仅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提高效率,而且有助于基层干部原汁原味领会会议精神。但现实却事与愿违,视频会议层层开,基层干部场场陪,一个相同内容的会议,基层干部往往要重复陪开三四次,视频会议成为基层的新负担。有的基层单位,设专人负责开会,但有时候一天几个会,就需要全员上阵,基层干部被淹没在无边无际的“会海”中。

之所以“一会三开”,一方面源于各级干部的“留痕”意识,担心被上级督导检查时没有证据,索性就以会议落实会议;另一方面是有些干部惯于当“二传手”,认为做“传声筒、复读机”最安全,依葫芦画瓢最保险,复制上级的会议接着开;还有的干部认为,开会可以表示对工作重视。结果是把抓落实的要求,变成了以会议当落实。

会议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开会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基层干部不是怕开会,而是怕陪开会,怕开应景造势、不解决问题的会。一项工作如果能通过电话、发函等形式布置,就不必大事小事都开会;如果必须开会,那就要开管用的会、开有指导性的会。要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统筹参会范围,减少不必要的陪会;同时,要结合地方实际,部署任务清晰明确,落实举措具体务实,对于开这种“干货满满”的会议,基层干部自然不会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