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井文家24年办“春晚”传承好家风

辽宁日报 2021年04月21日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2021年衣井文家的“家庭春晚”答题现场。本报记者 关艳玲 翻拍

衣井文家庭获评全国五好家庭留念。(受访对象提供)

衣井文、赵希花与两个儿子合影。 本报记者 关艳玲 翻拍

本报记者 关艳玲

核心提示

北票市的衣井文家庭,从1997年春节开始举办迎春家庭联欢会。每年除夕,一家三代通过赛诗、赛歌、答题等活动进行积分比赛,用“家庭春晚”增加家庭生活的文化内涵。整理家庭档案、家谱,撰写回忆录,带孩子参加公益活动……在衣井文夫妻带领下,好家风在丰富而快乐的日常生活中传承。2020年12月,衣井文家庭获评全国五好家庭。

衣井文家住在朝阳北票市新华路的一栋老旧居民楼内,然而,一路走上楼却会发现,楼道内十分干净整洁,没有乱堆乱放。他家门口的墙上,挂着一块黑板,上面是衣井文用粉笔手写的一条简明新闻。

73岁的衣井文平日喜欢读书看报,每当看到自己认为重要的消息,就会写在这块黑板上。他家从1997年春节开始举办迎春家庭联欢会(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称之为“家庭春晚”),其中趣味答题的题目,有一些就出自他读书看报的积累,上网也不一定能很快找到答案。

用“春晚”提高家庭凝聚力

走进衣井文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乒乓球桌,这个球桌,既是“家庭春晚”乒乓球项目的比赛场,也是趣味答题项目的答题桌。墙上贴着家庭成员积分表,上面记录着今年每个人的参赛分数。

衣井文介绍,“家庭春晚”开始于1997年春节,当时,衣井文的两个儿子都已经结婚生子,二儿子衣志忱的孩子也已经3岁了。

如何让这个大家庭更和睦、欢乐,更有凝聚力?衣井文想到了把文体活动引入家庭,这既让家庭生活增加了文化内涵,也体现了大家庭对每个人的期待——快乐、健康。

衣井文是个行动派,他立刻花了几百元购置了音响和其他道具,精心设计了比赛项目,制定了比赛规则。

“当时我家还住在平房,大家看我准备的这些,觉得很新颖,都积极参加。”衣井文介绍,“家庭春晚”就这样办起来了。老衣家特有的“家庭春晚”,就如同中央电视台春晚一样,成为了全家每年除夕必不可少的内容。

比赛项目逐渐丰富,从最初的套圈、扔球、唱歌,扩展到了赛诗、写春联、即兴演讲、趣味答题以及乒乓球、象棋、保龄球比赛等,每年都有新花样,但大多是祖孙三代能参加的项目。每个人每个项目的积分将进行汇总,并贴到墙上,总分就是孩子们可以获得的压岁钱数,以比赛奖金的形式发放。

“钱虽然不多,但是调动了每个人的积极性,大家尤其看重贴在墙上的排名。答题现场,大家也都会主动保持座位距离,独立完成答题任务。”衣井文说。

“每年一进腊月,就有人开始打听,今年‘家庭春晚’有什么新内容,都可期待了。”衣井文的老伴儿赵希花说,儿子、儿媳和孙子知道老伴儿作为出题人嘴严,往往到她这里打听消息。为了更好地参与比赛,赵希花也学会了下象棋和打乒乓球。

每年的“家庭春晚”还有一个重要环节——交流座谈会。

“每个人都应该一年做一份总结,制订一份计划,关于工作啊,自己的小家庭啊,有方向、有目标才能奔着去。也可以提出一些想法,让大家来支持你。”在衣井文看来,“家庭春晚”除了期待大家健康快乐,还传递了来自大家庭的爱。

不分家的大家族重视文化育人

衣井文把赛诗、对对联等文化活动引入“家庭春晚”,与他父亲一直对文化的重视有关。

“我们家族大约是在1736年前后,因为家乡山东登州发大水没法生活,不得已闯关东来到这里的。”衣井文经过多年考证,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我父亲是1946年或1947年入党的老党员,他是在高粱地里入的党。”衣井文说,1948年他出生时,父亲已经45周岁。父亲全家与大伯父一家住在一起,一直没有分家。父亲因为当时是村长,所以是全家的“外当家”,而内当家却是大伯母。这种“交叉任职”也避免了处事不公的情况出现。这样的大家庭一直维持到1966年,由于家庭成员不断增加,大伯母也上了年纪等原因,这个大家庭才分开。

而在大家庭中,衣井文的父亲尤其注重孩子们的教育。“由于我父亲没有文化,在秘密联络时,都要选择可靠的人写下重要信息。所以,我父亲就算拆东墙补西墙借钱也支持我们上学读书。”衣井文说,在父亲的支持下,自家兄弟两个、伯父家兄弟五个,都读到了自己不想再读为止。

衣井文1968年从朝阳师范学校(现为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先是被分配到一家化肥厂工作,后来调到北票市公安局治安科。“父亲常对我说的话就是‘遇事放在自己身上都行再做,放在自己身上不行就不做’。虽然他不懂得这叫换位思考,但他就是这样一点点影响着我。”衣井文说,老一辈留下来的品格要传下去。

1969年,衣井文的父亲在隔壁村的公社养牛场担任场长,经过多方考察,为儿子选择了村里人品、性格都好的赵希花做媳妇。

在一次外出办案时,衣井文因为车祸导致一只眼睛失明,被定为五级伤残。2002年,工作满30年的衣井文离岗,2008年退休。

“工作了几十年,忽然进入了‘伤残人民警察’的老年阶段,觉得心里没着没落的。”衣井文说,自己想做点儿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事情。于是,2002年,他开始整理家庭档案,撰写家史、家庭大事记、个人回忆录。

“我们多少都念了点儿书,应该给后人留下一些文字资料,将我们怎样生活、如何做人、成功的经验教给他们,传承家教、家训、家风,让他们少走弯路,生活得更好。”衣井文说。

由于对电脑操作不熟练,衣井文最初就用笔,一个字一个字地记录着。一本本厚厚的文字,记录着这个大家族的变迁,记录着父亲对自己的教育与期盼。

衣井文把父辈对自己的教育、自己的人生体会和工作感想相结合,写下了10条家训,规范教育子女,同时,经过大家一起讨论,家训在衣井文2002年离岗时逐渐成形:踏踏实实干工作,堂堂正正来做人;要干工作别怕苦,以苦为乐被人尊;多动脑筋想办法,提高工效又省劲;宁可身子受大苦,不让脸热伤自尊;模范先进做榜样,夹着尾巴来做人;勤俭节约不忘本,扶贫帮困献爱心;为人处事向前看,小肠嫉妒害死人;家庭和睦邻里好,干起工作不分心;多学技能理家务,方便生活少求人;学习雷锋好榜样,写好当今大写人。

在文化活动中讲述家风故事

翻开衣井文整理的家庭档案,记者发现,衣家每年的“家庭春晚”往往设计了不同的主题,表达全家对新一年的祝福和美好憧憬。比如,2020年的主题是:和睦、和谐、健康、快乐;2021年的主题是:传承家风,国富民强。

每年的“家庭春晚”中,精彩的自编自演节目、特别的内容设计,也在讲述着家风故事。

有一年,赵希花自创的语言类节目《赞儿媳》,讲述了两个儿媳让公婆暖心的事,比如,带着公婆旅游等,其中也透露出她心中的婆媳相处秘籍。“把儿媳当成自己的女儿,多表扬,少插手。”赵希花说,家庭的和睦和谐,与婆媳之间互敬互爱、彼此尊重密不可分。

衣井文离岗后,还组建了学雷锋小分队,由所在楼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等带领中小学生一起参加,组织小分队定期进行学习、主动帮助单元住户打扫卫生、刷洗楼道、收拾楼院垃圾等。衣井文的两个孙子衣昕达、衣新鹏也都积极报名参加活动。

伴随着孩子们的长大,答题的答卷不但成为一家三代人交流的一种方式,也成为鼓励、督促、支持孩子们成长的载体。

今年,衣井文还设计了了解每个家庭成员去年收获、新年愿望、新年计划的题目。长孙衣昕达正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读研究生,今年毕业,将签约上海的一家单位。为此,他将去年做过的主要研究向家人做了汇报,并详细制定了放假期间的运动计划和学习计划:放假期间,跑步10天,每天3公里;年后计算相关数据并与老师讨论。“我们见证着孩子将他的计划一一完成。”衣井文说。

在今年趣味答题内容中,有一道主观题的设计,更是结合了这个大家庭的实际:“我们家在2019年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2020年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这是全家的荣誉,来之不易,你如何看待这份殊荣?”

“这份荣誉离不开家庭所有成员的努力……”“对家庭、对社会要多发一分光、一分热……”“爷爷奶奶的生活智慧值得我们小辈学习……”“要把好家风一代代传承下去……”每一份答案,都展示出大家对这个大家庭的认可。

补记

精神气质

家风是一种特定的传统,凝聚着这个家庭一辈又一辈先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信念,又因子孙后代的认同传承而持久存在。

正如父辈默默地影响着自己一样,衣井文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地影响着后辈,就在无声中,形成并传承着这个家庭的家风。

衣井文的父亲不惜家里欠下债务也要让子侄读书;衣井文一只眼睛失明却坚持手写完成了家史、个人回忆录等,并给每个儿子准备了一份内容不完全相同的家庭档案;衣井文的长子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学习,手上长了冻疮也没有影响学习的自觉;衣井文的二儿子入伍时还带着书进行自学,并在部队入了党……讲述这个家中与学习有关的故事,衣井文是骄傲自豪的,在他看来,拥有这样的家风,无疑胜于拥有更多物质。

多年以来,衣井文家所在单元里的居民,一直开展着清洁“接力赛”,每层楼的两家共同负责本层楼的卫生,大家主动清扫楼道。因为一二楼是门市房,住在三楼的衣井文夫妻就主动承担起了从门口到三楼的卫生。下雪天,他们还准备好了铁锹、扫帚去扫雪。“既锻炼身体,又方便大家,多好的事情。”在衣井文夫妻看来,年纪大了,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依旧很有意义。

衣井文还利用自己不太专业的木匠手艺,做了一个好人好事小黑板,挂在楼道里,传播正能量。他还组建了一个老干部演唱团,到敬老院、社区、乡村、广场进行了100余次公益演出,参演人员自己出资买衣服、道具、化妆品等,演出京剧、评剧、曲艺、歌舞等。

衣井文认为,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特征,它不必刻意,更不等于艰深晦涩的道理,而是耳濡目染的精神气质。

衣井文高兴地告诉记者,全家八口人,六人是党员,两个孙子也正在积极申请加入党组织。他相信,拥有这种向上向善的精神气质,晚辈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充实、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