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湾》唱出当年大生产火热场面

辽宁日报 2021年04月21日

马可作曲的歌曲集《老百姓战歌》。

冼星海为马可拟出版的歌曲集《老百姓战歌》作序。

马可与女儿马海莹(摄于1969年)。

沈音师生在新时代鲁艺联谊晚会上演唱《南泥湾》。

本报记者 杨 竞

核心提示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日前, 在“新时代鲁艺联谊晚会”上,沈阳音乐学院师生演唱了歌曲《南泥湾》。《南泥湾》自1943年在延安创作以来,一代又一代人传唱了78年,至今依然深受大众喜爱。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著名作曲家马可。本报记者在沈阳音乐学院采访了马可之女马海莹,她向记者讲述了父亲创作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

在南泥湾产生巨大创作冲动

马可一生致力于民族音乐研究,创作了200多首(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歌曲《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吕梁山大合唱》,秧歌剧《夫妻识字》,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管弦乐《陕北组曲》等流传最为广泛,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马海莹说,《南泥湾》原是秧歌舞《挑花篮》中的一首歌。1939年,整个陕甘宁边区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八路军第一二〇师三五九旅接到命令,于1940年底进驻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的南泥湾,开荒屯田,生产自救。至1943年,三五九旅全体指战员经过艰苦奋斗,让南泥湾成为部队的粮仓。延安鲁艺决定前往南泥湾慰问三五九旅的指战员,并准备以南泥湾大生产为素材,创作、 编排节目。

马海莹说:“我父亲曾经跟我说,《南泥湾》和他的渊源始于他去延安时。我父亲1939年从山西到延安路过南泥湾,当时,那里遍地荒草、没有人烟。可这次父亲随延安鲁艺前往南泥湾慰问,翻过山头再看到南泥湾时,仿佛看到了童话一般的世界,山上一排排整齐的窑洞,百姓点起火把迎接他们。当晚,乡亲们给他们做了土豆萝卜炖山鸡和小米饭。看到南泥湾开荒屯田、生产自救的火热场面,父亲和贺敬之都产生了巨大的创作冲动。看到‘要把南泥湾变成陕北的江南’大标语,贺敬之连夜就完成了歌词的创作,父亲采用陕北民歌调式,很快谱出了曲……”

贺敬之身边工作人员柳湧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1943年,19岁的贺敬之为三五九旅开展大生产运动所感动,一口气写出《南泥湾》歌词。25岁的作曲家马可立即为其谱曲。全曲分对比性的两个部分:前半部曲调柔美委婉,后半部欢快跳跃,最后采用五度上行的甩腔手法结束全曲。

1943年2月5日,农历正月初一,延安鲁迅艺术学校的秧歌队来到南泥湾,向三五九旅的英雄们献上新编秧歌舞《挑花篮》。

新中国成立后,《南泥湾》经歌唱家郭兰英演唱,成为脍炙人口的名曲。1964年,这首歌曲被编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作曲借鉴古诗词的起承转合

马海莹说:“秧歌舞《挑花篮》在南泥湾慰问演出中,极受三五九旅全体将士的欢迎。 当时,三五九旅旅长王震同志评价《南泥湾》:他们打了很多胜仗,都没有这首歌有名。”

《南泥湾》最早不是一个独唱歌曲,它是鲁艺秧歌队的一个开场,叫秧歌小调场子,就是8名鲁艺的女同志挑着花篮边唱边舞。《南泥湾》演出后,一下子就传唱开了。歌唱家们将其当成独唱歌曲演唱,郭兰英、王昆等老一辈歌唱家都演唱过这首歌。现在的年轻人也非常喜欢演唱,经久不衰。包括徐小凤、周华健、孙楠等很多歌手都在演唱会上演唱过。现在,有时候走在街巷里,都能听到有人哼唱几句《南泥湾》。

多少年来,作为延安鲁艺的传人,沈阳音乐学院一直在传唱这首歌,此次新时代鲁艺联谊晚会上,师生演唱了《南泥湾》。

《南泥湾》为什么能流传这么久?马海莹说,她的姐姐是学作曲的,姐姐曾经这样跟她说:“父亲跟我说过,写这首歌的时候,他特别强调民族音乐元素,没有照搬西洋歌曲的谱曲方式,而是按照中国民族的美学理念,借鉴了古典诗词中的起承转合。旋律美,老百姓就喜欢。”

用人民大众语言表达情感

任何一个人的成名都不是偶然的,艺术家也一样。

采访中,马海莹对记者说:“很多人不知道,我父亲是从实验室里走出来的音乐家!”

1918年,马可出生在江苏徐州。1935年,他考入河南大学化学系学习,梦想做一名科学家,以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马海莹说,“父亲曾在日记中写过,他想做天下第一号的化学家。可他的化学梦被‘七七事变’的炮声打断。”从此以后,马可告别了他往日陶醉的化学实验室,积极发起和组织河南大学“怒吼歌咏队”,以音乐为武器,走向社会宣传抗战救亡。

马海莹说:“1937年12月,父亲毅然告别母校,参加了‘河南抗敌后援会巡回演剧第三队’,投身抗日洪流。恰逢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率领的‘救亡演剧二队’到开封演出。他直接找到冼星海,见面就鞠躬拜师,还把自己初学创作的《牙牙集》交给冼星海批改。冼星海走了之后,父亲和他一直有通信往来。1939年秋,在冼星海的鼓励引导下,父亲和一批爱国青年一道,冲破国民党重重封锁,终于到达了革命圣地延安,成为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一名学生。我父亲管冼星海叫‘星师’,他也是冼星海最信任的学生。”说着说着,马海莹把手机里收藏的当年冼星海为马可拟出版的歌曲集《老百姓战歌》写的序给记者看。发黄的冼星海亲笔写的序,见证了冼星海与马可两位音乐家的友谊。

《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等作品,之所以久唱不衰,是因为这些作品的音乐既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又有紧密联系情节需要的音乐变化和发展。

马海莹说:“父亲对民族文化、民族音乐的坚持,是近乎固执的。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定要搞自己的东西,不能老跟在外国人后面爬。他说,创作出让中国民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有一个共同原则:用人民大众的语言来表现人民大众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