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旧体诗的深意

辽宁日报 2021年04月19日

顾 农

提示

鲁迅的旧体诗创作受到周围环境和自身境遇的影响,因此带有明显的时代、情感特征。而他对于民族命运的关注、对人民深深的爱以及渊博的知识、开阔的精神视野,都让诗作呈现了气象不俗的文化品位。

《无题》

一枝清采妥湘灵,九畹贞风慰独醒。

无奈终输萧艾密,却成迁客播芳馨。

据《鲁迅日记》1933年11月27日的记载,上面这首七绝是书赠日本友人土屋文明的。其人是山本初枝的朋友,托她向鲁迅求字,鲁迅为他写了这样一份条幅。

这首诗完全采用楚辞的语汇和意境,说幽兰斗不过萧艾,在生活中这样的人便成为被放逐的“迁客”,换一个地方,仍然保持自己的芳馨并且把它扩散出去。

那时颇多友人劝鲁迅为免受迫害、多做事情而出国去,鲁迅也曾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最终决定不走。鲁迅在这首诗里表示,即使自己不得已而出国,也将继续奋斗,传播革命的思想。

《酉年秋偶成》

鲁迅有一首五绝是1933年底写在条幅上赠给通过郁达夫向鲁迅求字之黄振球的,后来被题作《无题》,而在手迹中有“酉年秋偶成”这么一行字,所以此诗其实应当题作《酉年秋偶成》,2005年版《鲁迅全集》已经这样改订过来了。诗云:

烟水寻常事,荒村一钓徒。

深宵沉醉起,无处觅菰蒲。

黄振球在1959年将这条幅的原件捐给了上海鲁迅纪念馆。

这首诗抒发了鲁迅内心深处的一种悲观的估计,他设想自己将如同一个孤独的渔翁,隐藏于茫茫烟水的深处,处境很难,连想寻觅一点儿“菰蒲”即最起码的生活资料(菰米可以充饥,蒲草能够编席)也找不到。鲁迅后来在《亥年残秋偶作》诗中再一次说起“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不仅菰蒲已尽,而且即使在梦中也会牙齿和头发都深感寒冷。

尽管如此,鲁迅仍然坚持其初心不改。

一般来说,对于美好前景的期望总是能够成为一个人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柱。鲁迅不同,他的奋斗是为了改变国家和民族的现状,而与自己的前途无关,他预计自己的未来可能很暗淡。

鲁迅的特色在此。周作人说鲁迅有很深的虚无主义思想,就鲁迅对个人前途不抱什么美好希望而言,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在无所希望中得救”(“野草之十五”《墓碣文》),鲁迅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这么说过了。

《闻谣戏作》

鲁迅旧体诗中带有戏作意味的有好几首,而在题目中直接标明的只有《闻谣戏作》(旧题《报载患脑炎戏作》)。那时有人在天津《大公报》上造谣说,鲁迅大脑有重病不能写作了,鲁迅回答说:

横眉岂夺蛾眉冶,不料仍违众女心。

诅咒而今翻异样,无如臣脑故如冰。

这里用了一种经过改造的屈原的语气,幽默地表明自己头脑很清醒,绝未发生谣言里所说的得了脑炎从此不能写作的情形。

在1934年3月15日夜书赠台静农的手迹中,末句中的“臣”字特别写得小了一号,以表示对造谣者的讽刺。

鲁迅生活于清朝末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专制王朝,稍后的袁世凯称帝算是一次回光返照。但是蛮不讲理气焰很高的人物还是有的。鲁迅就碰到过这样的情形,为了反击和抗争,他有时便自称为“臣”,借以讽刺对立面,揭露他们高高在上,妄自尊大,胡作非为。

在上世纪20年代末的“革命文学”论战中,一批年轻的革命文学家拿鲁迅开刀祭旗,对他大加口诛笔伐,扣了许多帽子: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三个有闲、封建余孽……有些文章的态度相当蛮横。鲁迅稍一反击,他们又批评鲁迅态度不好,气量狭隘。对此鲁迅在《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后收入《三闲集》)一文中写道:

……不过今年偶然做了一篇文章,其中第一次指摘了他们文字里的矛盾和笑话而已。但是“态度”问题来了,“气量”问题也来了,连战士也以为尖酸刻薄。莫非必须我学革命文学家所指为“卑污”的托尔斯泰,毫无抵抗,或者上一呈文:“小资产阶级或有产阶级臣鲁迅诚惶诚恐谨呈革命的‘印贴利更追亚’老爷麾下”,这才不至于“的确不行”吗?

当时创造社、太阳社的文学家自认为是革命的“印贴利更追亚”(知识分子),别人都不行,鲁迅则尤其不行,唯我独革,态度蛮横。所以鲁迅在文章中用自称为“臣”的文句予以讽刺还击,言外之意是说,不知道对方何以有那么大权力,随便给人定性,像个皇上似的。

《闻谣戏作》中的自称为“臣”也是这种绝妙的修辞;又如早一点儿的一首《无题》道:“禹域多飞将,蜗庐剩逸民。夜邀潭底影,玄酒颂 皇仁。”此诗揭露当局的“仁政”其实乃是残酷的暴力镇压,最后也是以称臣的语气来表达讽刺和抗议。这里没有出现“臣”字,但其手迹中在“皇”字之前空了一格——这是封建时代的传统规矩,提到皇帝要另起一行顶格书写,至少也要在前面空一格,以表示尊重,鲁迅即借此种传统来表达反讽。现在去古已远,鲁迅这些修辞手法和书写行款的深意,都很容易被忽略过去。而一旦注意及此,便深感有意思和趣味。

《戌年初夏偶作》

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这首诗是1934年5月30日书赠日本友人新居格的,其手迹在正文后有“戌年初夏偶作,以应/新居先生雅属”这样两行字,后来在收入《集外集拾遗》时没有看到手迹,遂作《无题》处理,到2005年版《鲁迅全集》中的《集外集拾遗》,已改订为《戌年初夏偶作》。

后来,“于无声处听惊雷”一句几乎成了成语。

这一句确实精彩绝伦,充满了辩证法,体现了鲁迅看事物看形势时那种具有穿透力的眼光。在他9年前写的散文诗《墓碣文》(“野草之十五”)中,就曾有过这样的几句: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

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特立独行,不同凡响。这里又说于无声处听到了惊雷似的巨响。这不是一般的耳、一般的目、一般的感觉。在戌年初夏的一年以前,鲁迅作有《推背图》一文(后收入《伪自由书》),其中提到有时可以“从反面来推测未来”——读鲁迅的杂文和诗,如果能由此得到启发,我们的思维水平或有望提高一个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