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推动历史观变革

辽宁日报 2021年04月13日

荣 鑫

当今,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但整个世界也面临着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突出的问题,“黑天鹅”事件频发,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面对共同危机,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紧相连,人类已成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这预示着世界史向人类史的转变。同时,时代特征的转变必然推动历史观发生深刻变革,即从世界史观转向人类史观。

实践推动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随着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交通的便利化程度极大提升,交往的不断扩大,近代以来获得独立的民族国家纷纷以不同形式加入全球化进程,实现了民族史向世界史的转变。走向世界历史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诚如《共产党宣言》所说:“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民族史走向世界史意味着民族国家要被迫适应由资本主导的规则。要言之,世界历史的核心逻辑就是资本逻辑。一部世界史就是民族国家纳入资本的世界体系的历史。

世界史观有其无法克服的历史局限。世界史观是对资本逻辑支配下的世界图景的集中反映。它不代表对人类历史的最终看法,而只是对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发展特征的理论反映。在其视野中,整个世界充满无组织性,也充满不确定性。世界正不断地分化和整合,其中资本既是分化的力量,也是整合的力量。以往,资本在一国内引起两极分化,现在,两极分化走向世界。同时,资本按照自己的规则和逻辑重新塑造世界历史。在资本力量重塑下的世界历史也难以摆脱资本的固有局限,全球化走向它的反面。一方面是以审慎的思维反思和批判西方对于东方社会的资本剥削和意识形态操控的发展主义话语,另一方面则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防止资本被他人“攫取”所采取的保护主义的扭曲心态。

世界史走向人类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面对共同的发展空间,“人类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人们为了争权夺利恶性竞争甚至兵戎相见,这很可能带来灾难性危机。另一种是,人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齐心协力应对挑战,开展全球性协作,这就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有利条件”。人类进入命运共同体,既是对人类历史由世界史走向人类史的事实分析,更是对历史观由世界史观转向人类史观的价值判断。

与世界史观相比,人类史观代表着社会历史观的发展方向。

第一,真正的人类史的基础是人民,而不只是民族国家。近代历史上,民族国家的独立是人民追求民族解放的结果,代表着本国人民的普遍利益,然而,资本的全球铺展改变了许多民族国家的人民性,将其变成维护少数统治者利益的工具。在全球性危机面前,一些国家仍采取零和思维,为了自身利益无视甚至损害他国利益。这种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损人利己的做法,既不道德,也难以持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着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繁荣向往的最大公约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参与。

第二,真正的人类史关切的是人类的普遍利益,而不只是经济利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经济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错误的发展观扭曲了发展的真正目的。真正的人类史不是放弃经济利益,而是重新摆正人类普遍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关系。我国一直将增进各国人民的民生福祉作为发展国际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正确的义利观,不断推进和完善全球治理,强调无论国内治理还是全球治理都要以人民的获得为目标,不断为广大民众提供信心和稳定预期。

第三,真正的人类史的核心逻辑不再是资本逻辑,而是每个人、每个社会、每个国家乃至每种文明间真正的平等互利、合作共赢。人类是一个利益、责任、命运共同体,利益是纽带,责任是动力,命运是前景。坚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是唯一正确选择。“这既是经济规律使然,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在个人层面,我们不断提高人权保障水平,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促人权,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社会层面,我们坚决抛弃你输我赢的旧思维,树立双赢、共赢的新理念,坚持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他人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在国家层面,我们坚持国家不论大小,各有千秋,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坚决摒弃弱肉强食、赢者通吃的丛林法则,主张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在文明层面,我们坚持认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坚决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互学互鉴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力量。平等互利、合作共赢,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也适用于政治、安全、文化等广泛领域。这种精神才真正体现了人类精神。

不同的历史观向世人呈现不同的世界图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开启了观察人类历史的全新视角和更高境界。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近年来,这一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与赞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我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情况下,我们一方面加强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另一方面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促进世界经济尽快复苏,展现了大国胸襟、大国使命和大国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更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帆风顺,但我们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也不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大力弘扬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定能实现。

(作者系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