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爽
上周,参加了省内评论界的一次论坛。论坛的主题是如何提升主旋律作品的魅力值,主要针对的是舞台和影视作品,提到了很多具体作品作为例证,谈到最多的除了最近热播的电视剧《觉醒年代》,还有两部舞台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话剧《柳青》。特别是《柳青》,成为从不同角度研究主旋律作品创作的范例。
早就听说《柳青》是上一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的获奖剧目,一直没机会看到。听大家众口一词地夸赞,实在是等不及进剧场,只好在网上找视频。150分钟的话剧,虽然隔着电脑屏幕,还是把我实实在在地震撼到了。
1952年,作家柳青放弃大城市的优渥生活,辞去长安县委副书记的职务,举家搬迁到长安县皇甫村,一住就是14年,最终完成了记录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和农民精神风貌的伟大著作——《创业史》。话剧反映的就是柳青这段生活内容。
话剧《柳青》中有很多令我印象深刻的段落,比如柳青形象上的变化。刚到皇甫村的时候,他戴着眼镜,穿着背带裤,完全是知识分子的样子。他找了几个老农民来聊天,请大家坐,大伙儿说,“我们习惯趷蹴着(陕西话蹲着的意思)”,柳青说,“那我也趷蹴着”,结果没过一会儿就站不起来了。聊天的过程并不顺利,他和大伙儿说不到一起去,临走的时候,一个老农民看着他穿的背带裤说:“你家要是没有裤腰带,我给你弄一条。”第二幕,柳青换上了当地农民的衣服,已经完全是当地老汉的形象,在人堆里几乎认不出他来。再到全剧结尾,经历了多年的风霜之后,柳青重回皇甫村,仍是一身土布衣,却让人觉得这个老汉的心里装着全中国的农民。
再就是柳青对一个党员和作家责任的理解。为了把合作社的牲畜饲养好,柳青和合作社的负责人王家斌(《创业史》中梁生宝原型)许多天住在牲口棚里。一位领导邀请他写一篇应景的文章,他说没时间。领导很不高兴地说:“你没时间写文章,却有时间写《耕畜饲养管理三字经》。”柳青说,写《耕畜饲养管理三字经》,那是他多年的生活积累,也是他作为一个党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看完这部剧,我才真正明白了为什么柳青要用十多年的时间去深入生活。仅仅是为了学习群众的语言,熟悉乡村生活,对于一个成熟的作家而言,只要有一段时间的观察就可以。与群众交朋友,付出真心就够了。但要真正了解农村、农民,特别是了解一个进行时的农村,却是需要长时间的观察与思考。正如评论家洪兆惠所说,柳青一生都在思考中国的农民问题,思考农民与土地的关系问题。柳青在皇甫村的这14年,正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农村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关键时期,他不仅是皇甫村巨变的观察者、记录者,更是直接的参与者甚至重要的推动者。
剧中,王家斌问柳青:“你是写书的,白天总跟我们在一起,咋没见你写呢?”柳青说:“我习惯晚上写,这就好比开汽车,白天在你们这加满油,到了晚上我就开着它跑。”
还想再跟大家分享话剧《柳青》中的几段台词:
“我们手上的笔,要像一根扁担,一头挑的是技巧,一头挑的是生活;对生活的熟悉程度,要像井一样深。”
“你知道啥是幸福吗?幸福就是一辈子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然后把灵魂安放在最适合的位置。皇甫村的这片土地,就是我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