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里的历史记忆

辽宁日报 2021年03月29日

曲 宏

提示

诗是无形画,画为有形诗。郭晔旻的《诗画中国》一书,以今天的话语方式和现代视角,在诗画中呈现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博观约取,透过诗画的一言一语、一笔一墨,梳理出我国几千年来衣、食、行、精神追求等文化记忆,挖掘在历史文化传承中今天仍具有深远影响的人物和思想内涵,诗意地呈现了中国的文明根系。

古典诗歌与中国画虽分属语言和造型,但两者紧密相连,经过漫长历史长河的洗礼,成为根系传统文化的姊妹艺术。《诗画中国》撷取了浩瀚历史大海中闪耀的星辉,由点及面地铺陈过去岁月中与人息息相关的生活风俗。从《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簪花仕女图》这几件国宝级的书画作品中,我们既看到了宋代芸芸众生的活动日常、文人士大夫的宴会情景,又看到了唐朝女士对时尚的追求。作者选取各个朝代大量的画作作为书中插图,疏朗有致的编排方式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受,而且画作与解读文字相互辉映,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历史真实情况,文图对照,互为表里。

这本书不但用闲情雅致串联起历史上的画作,还用分门别类法梳理出诗歌的脉络。在篇章安排上,依据所写内容,将其分为市井、饮食、服饰、旅行、劝学等主题,在每个主题中再依托朝代的先后排列,不但彰显了古典诗词中的传统文化内涵,而且便于独立又系统地了解每个主题。在旅游这种休闲方式上,作者将这一文化现象追溯到先秦时期,如《诗经》《论语》中都有描述;到魏晋时,旅游之风大开,促成了山水诗的兴盛;而唐朝旅游活动更是繁盛,今天著名的山川名胜,都有唐人的诗篇赞美;宋人的旅行中出现了更富哲理的游记;明朝中叶后,“旅游日盛,游人日多”,出现了地理学著作;清代旅游者则拓宽视野,“是游也者,男子生而欲得……”直白地表达了清代人对旅游的推崇。

因以“中国”冠名,本书自然格局大、视野宽。不同于专门写诗、作画,或写历史题材,本书选取的名画名诗,注意朝代分布相对均匀,没有哪个朝代是重头戏。实际上,通过各个朝代呈现出历史的纵深和整体面貌。同时,注意将每个主题与诗画结合得浑然一体,对作品反映的人物、事件、风景、事物,进行了“现代化”处理,形成以今天的欣赏眼光看得见、看得懂的历史,这并非易事。传统诗画都是距今动辄几百年、几千年,要寻得宝物并为我所用,必须经过勘探、挖掘、淬炼、提取、加工等若干过程。作者参考40多篇当代文化学者关于文献资料的研究成果,可谓工程浩大,复活诗画中历史的功力可见一斑。

书中注重化解古诗古画的欣赏障碍,使当代人尤其是青年人便于理解与消化,因而 “费解”的程度始终维持在“低饱和度”。书中更多以亲近的语言风格,对诗画的解读深入浅出,使每个主题呈现的都是一种富于质感的轻松体验,读此书仿佛是一次温馨的诗画旅行。

画因诗存,诗因画传。作者把诗画放在一起,传达了一种清新淡雅、真挚平和的情感。在中国的历史上,文人雅士灿若群星,中国画与诗歌琳琅满目,不可计数,作者在选取诗画时,特意选取了与诗画特质相统一的作品,形成了全书内在风格与情感的统一。即使如出猎图、出警图那样的画作,实际上也是偏向生活类的,与全书整体并不相悖。

美是贯穿全书的一个基本要素。作者用富有意境美的诗画呈现历史,让读者沉浸在传统写意美学的历史遐想中。在介绍古代中国人服饰这一主题时,作者用相当多的篇幅介绍服饰颜色。读者阅读时,那些亮丽或清淡的长袍、飘飞的衣角带着古风古韵扑面而来。如白居易的“朱紫尽公侯”,让人了解到在唐朝是以朱紫为贵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感叹琵琶女的悲吟时也是在自述被贬后的身份卑微;周昉笔下的仕女穿着绣有卷云纹的长裙,色彩柔丽地表现了盛世女装,在拂去岁月灰尘时仍是风采脱俗。这些无不体现着作者的美学追求。

作者借助历史人物和场景共同建构了一个动感十足的历史时空。《诗画中国》描摹了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风味印迹,追寻古典文化里绚烂多彩的中国记忆。这段历史里有赤壁之战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曹操,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晋人陶渊明,有“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李白,也有宋朝老城汴京的市井众生相、明清时期南稻北麦的格局,这精心设计的人物与场景,有山、有水、有日常、有休闲,这些历史在书中穿越千年清晰再现,似远似近、洒脱又自然,美妙又亲切。

虽然主题不多,但书中涉及人物、事物众多,可谓是一本诗画版的百科全书,立体化还原了历史人文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不时用详细的数字来具象化主题,如《清明上河图》全画共有人物684人、牲畜96头、房屋122间、树木174棵、船25艘、车15辆、桥8座。这些数字说明开封当年的繁荣程度;在流传下来的诗文统计中,文人与酒有关的,陶渊明现存174篇作品中有56篇写到饮酒,约占40%;杜甫诗文1400多篇,说到饮酒的有300多篇,约占21%;诗仙李白的反而只占16%,白居易的却占到1/4。这些具体又清晰的数字不但考据认真,而且说明有力。

任何文明都在努力采用各种方式记忆自己的历史。本书面对浩渺的中国历史,用诗画来记忆历史最有意义的横断面,聚焦社会场景、生活与服饰、日常娱乐、修学旅游,让更多与历史远隔几千年、几百年的当代人去了解那个时代的和平与宁静,赏析古代生活的舒适与美好。本书秉持积极的历史观,与普通大众的审美趣味相契合,采用贴近当下读者审美需求的方式解读诗画中的传统文化,在人们印象中的“高冷”“艰涩”与人们追求的美好生活之间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在这本书里,历史、诗歌、绘画三者作为统一的整体,更显其诗画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美学价值,慢慢浸润到中国人的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