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敏娜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迈进“十四五”,步入新发展阶段,奋力开创辽宁振兴发展新局面,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必须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
3月26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开启十四五·迈向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八场。会上,省卫生健康委介绍了深入推进健康辽宁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政策举措及有关安排。
“十四五”时期,我省将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数字健康和智慧医疗,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通过“补短板、调结构、提质量、增效能”,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和协调统筹发展,努力在深入推进“建设健康辽宁、打造卫生强省”、打造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进改革和制度创新、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建设“数字健康、智慧医疗”以及改善卫生健康营商环境七大方面取得新突破,全力保障人民健康。
以健康为中心
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坚持常备不懈,才能防“疫”于未然,更好地护佑人民生命健康。
发布会上,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我省突出预防为主,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力以赴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实现目标人群“应种尽种”,坚决防止疫情反弹。紧紧抓住疫苗供应保障、接种能力扩面提升、科学调度组织、异常反应处置、舆论宣传引导等关键环节,调集全系统力量,调动各方资源,压实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以及单位的主体责任,确保完成工作目标。
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完备市、县两级疾控机构,推进市、县两级疾控中心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加快实施6个市级传染病院区建设项目。启动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项目,开展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和疫病防治基地建设,加强医学应急处置能力储备和应急物资储备。继续强化核酸检测、发热门诊、隔离观察场所、患者转运、医疗废物处置等关键领域能力建设。同时,持续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环节防控措施,强化医防协同,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面履行传染病防控职责。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