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城市更新先导区 提升城乡综合竞争力

辽宁日报 2021年03月25日

(上接第一版)

传承历史文化,塑造人文城市。我省要加强城市设计,增强城市文化内涵,延续历史文脉,塑造城市时代特色风貌,并推动工业遗产活化利用。

坚持城乡统筹 提升保障能力

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优其屋”,无论在城市抑或乡村,人们对于居住环境和品质的要求,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在提升。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我省明确要因城施策,不断加强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建设。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全面落实城市主体责任,建立完善全省房地产市场监测预警体系,科学应用政策“工具箱”,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推进新城新区和县城去库存,促进去化周期回归合理区间。运用“项目超市”推动盘活停缓建项目,并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规范各类市场主体行为。

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建立完善以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落实租购同权。以解决城市新市民住房问题为着力点,在保障城镇户籍人口的基础上,解决好青年人特别是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的住房困难问题。大力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培育规模化租赁机构,增加租赁房源供给。强化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管理,加快信用体系建设,规范长租公寓管理。

将目光转向乡村,我省明确,要立足乡村振兴发展新要求,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注重保留村庄原始风貌,以农房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房建设品质。我省要深入开展宜居农房建设试点,探索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住房安全保障机制,完成1万户年度农村危房改造和1.45万户农房抗震改造任务。开展农村自建经营房屋安全隐患专项检查,建立健全农村房屋建设标准和建设管理备案制度。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力度,推进就地资源化利用,优化收运处置设施布局,推进乡镇生活垃圾中转设施建设,创建5个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加强重点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完善传统村落警示退出机制。

发展绿色建筑 推进行业升级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转型升级的重点领域。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要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与绿色建造方式,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

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到今年年底,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21%,到2025年年底要达到30%。全省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政策体系和技术系统要基本建立,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要显著提高,培养一批智能建造优势企业。探索商品混凝土和水泥生产企业转型升级为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新模式,建立“互联网+建筑业”平台,加快培育新型建筑工业化骨干企业和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

持续开展绿色建筑创建。今年全省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要达到70%。加强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运营管理,推动科技创新和绿色建材应用,强化绿色建筑全过程管理,提升建筑能效、水效水平,提高住宅健康性能,建立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机制。

深入开展全省建筑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开展建筑市场秩序专项整治,严格监管项目管理人员现场履职,严厉打击“三包一靠”违法违规问题、规范招标投标市场,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规范市场秩序。

同时,我省明确要加大住建领域简政放权监管力度,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根据项目特点和风险等级,建立并公布不同类型项目的审批事项清单和告知承诺制审批事项清单。提高公用事业服务质量,完善城市供水、供气、供热等民生领域信用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并加强服务质量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