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票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为市民办理相关业务。 本报记者 张 旭 摄
本报讯 记者张旭报道 年初以来,北票市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聚焦制约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创业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通过实施“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证照、减时限”,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不断增加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着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
北票市制定了《以“五减”为抓手,强力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将经济开发区审批服务局和营商局“合二为一”,下设项目服务中心(A厅)和政务服务中心(B厅),项目服务中心负责办理工业类事项;政务服务中心负责办理社会、涉农及公共服务类事项。
减事项。对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压减。采取“精简一批、整合一批、下放一批”方式,现保留的事项共547大项897小项,减少了近50%。同时,为了让群众办事“少跑腿”,现已将办事频次高、条件较成熟、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个体工商户、食品经营、个人独资企业、诊所设立等140项事项下放到了乡镇(街道)便民大厅。
减环节。从“办事流程、前置要件、跑动次数”三个方面,减少办事环节。工程建设类项目从原来的 21个环节减少到7个环节;工业类项目由24个环节减少到7个环节;社会类和涉农类事项,由5个环节减少到3个环节。
减材料。制定完成告知承诺清单,一次性告知办理事项所需的全部材料,并在政务服务网上公示。两个中心实行一件事一份材料。同时,在共享平台和一体化平台能够查询到的材料一律无须提交。
减证照。将能够实行告知承诺的证照一律取消,将一件事中涉及两个及以上证照的整合为综合证照,综合证照二维码软件研发工作已经完成。
减时限。对即办件,做到即来即办、即办即走;对承诺件,实行各项要件互不前置,手续办理“齐步走”。同时出台了“一规通用”“一评通用”“一验通用”三个办法,制定了生态环境监管实施细则和安全生产监管实施细则,形成了“一方案、三办法、两细则”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到“事前服务更周到,事中指导更主动,事后监管不缺位”。
在北票经济开发区,记者了解到,通过“五减”改革,目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由原来的75个工作日缩短至20个工作日,审批流程由原来的4个阶段精减为现在的3个阶段。立项规划阶段,将原来的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和工程建设许可阶段合二为一,审批环节由原来的6个环节精减为现在的4个环节,审批时限由原来的25个工作日缩短为14个工作日;施工建设阶段,审批环节由原来的5个环节精减为2个环节,将环评、能评、安评、水土保持、地质灾害、消防、人防合并为总体设计方案,审批时限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缩短为2个工作日;竣工验收阶段,由原来的11个单体验收合并为1个联合验收,审批时限由原来的25个工作日缩短为4个工作日。
“五减”工作实施以来,北票市直24个部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实现了“一网一门一次”,政府投资类工程建设项目50个工作日内办结,社会投资类20个工作日内办结,不动产登记办证时限从5个工作日减到1个工作日,企业开办全流程实现1个工作日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