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早建设忙

辽宁日报 2021年03月25日

本报记者  周  明  崔振波

春天,充满希望的季节。

3月24日,记者在辽宁鑫星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5.5万吨特种蜡项目现场看到,大型运输车辆川流不息,40余名工人分布在不同区域或切割型材或焊接,挖掘机、打桩机轰轰作响。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整个工程预计6月中旬完工,计划6月下旬完成试车,7月投产。

在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批企业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与时间赛跑,施工现场掀起项目建设的高潮。

佳化化学抚顺新材料有限公司二期扩建工程自去年11月开工以来一直没有停工,而是多措并举抢工期、赶进度。项目在保障进场原料符合冬季施工的基础上,加入早强剂、防冻剂,冬季-20℃的严寒天气一直坚持施工,并为200多个混凝土构筑件“穿”上电热毯,实施24小时保温“养生”。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利税3000万元。

在辽宁新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高档化妆品新材料系列产品项目施工现场,钢筋从切割机里鱼贯而出,工人忙中有序。据了解,辽宁新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高档化妆品新材料系列产品项目总投资3亿元,是集科研、生产、贸易于一体,专业生产毛皮、毛发染料中间体、医药中间体及各类化妆品原料等高新技术企业,为2020年高新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目前,该项目土建工程完成近80%,设备采购工作完成,1/3的设备已进场,预计3月下旬进行设备安装,6月试车。

在东联安信化学有限公司三期项目施工现场,工人正在进行罐区基础设施建设。据了解,东联安信化学有限公司三期项目为新建(甲基)丙烯酸酯系列单体产品生产装置及辅助配套生产设施,总生产能力2.7万吨/年,预计10月竣工,年底投产。

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石油化工产品深加工和精细化工为主导产业,充分利用石化基础原料、设施、公用工程等资源,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延长产业链,以新兴产业替代传统产业,建设产业突出、技术先进、功能完善、具有循环经济特色的集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及配套产业和研发孵化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高新区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强化对今年新建、续建项目的服务工作,把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放在第一位。今年新春刚过,高新区就派出专门人员与企业对接,协助企业办理各项项目建设的手续,帮助新建、续建项目解决难题,尽最大努力保障项目早开工。

高新区还积极创新招商工作机制方式,实行“企业秘书”和“项目管家”制度,为园区企业提供“店小二”式服务。去年一年,高新区共盘活企业10家,盘活闲置厂房3.1万平方米,腾出土地776.41余亩,新增投资30.66亿元。2020年,抚顺高新区共签订亿元以上项目9个,全年完成域外资金投资6.9亿元。今年到目前为止,高新区签约新项目5个,十余个续建项目在春节过后已陆续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