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活愚公”的新传奇

——来自燕山深处沙石峪村的故事
辽宁日报 2021年03月24日

游客在沙石峪葡萄园里采摘葡萄(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春分一过,冀北燕山深处一派生机:小山村沙石峪的千亩梯田里,新滋长的葡萄根须已钻入石缝。

难以想象,这里曾是“土如珍珠水如油,漫山遍野大石头,年年指望救济粮”的荒山穷村落。

沙石峪的乡亲们开石填涧、担土造田,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奏响了一曲“当代活愚公”的壮歌,闻名中外。

不忘初心、实干兴邦,半个多世纪过去,如今这里处处花果山、道道米粮川,乡亲们正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北山一亩田上,75岁的村民李凤忠随手拾起一根树枝,写下三个字——沙石峪。

“咋念?”他一边写一边问,“这拆开从前往后念,是‘水少石头多,山上少谷子’,从后往前念,是‘谷子堆成山,石少变水田’。”

一前一后间改天换地,这正是乡亲们几十年间亲历的变迁——

沙石峪位于河北省遵化市中部,早先遍山青石板,缺土乏水长粮难,吃穿全靠国家救济。

1966年,也是一季春风拂过。“开春了,咱大伙这么一辈辈熬着不是个法儿,得想个路子。”沙石峪村老党支部书记张贵顺和大伙商议。

大伙儿最终达成一致:试他一试,就选北山坡上的青石板地做试验。

一声吆喝一声锤,党员带头移山造田、开石填涧,干了一个又一个日夜,青石板上的土层一寸、两寸、半尺,终于垫出了第一块土田。

“这块田有多大?才一亩啊,可那真是不易啊。”大步踏过田垄,不忍脚下粘走一粒土,李凤忠说,“这最早的一亩田虽小,却实实在在点燃了老百姓的心火,没啥虚的,就得实干!”

雄关漫道真如铁,更多困难跟上来:有了土还缺水,大伙儿索性不靠天,一条扁担一双肩,往返10里外担水浇灌庄稼苗。经过一春奋战,23亩梯田铺在了北山上。

喜获丰收时,大家不禁相拥而泣。

凭着这股实干劲,乡亲们再不靠国家救济,他们一代接一代,愣是在光秃秃的荒山上垫出了1200亩梯田,用钢钎打下了16眼深水井,用铁锤凿出了254米长的隧道……

周恩来总理先后两次来到沙石峪视察,赞誉沙石峪人为“当代活愚公”。

半个多世纪以来,先后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慕名而来,他们纷纷捧来本国的泥土汇成“万国田”,以特殊的形式表达最深情的敬意。

时光流转,山川竞秀,换了人间:狼洼山上那棵信号树早已淹没于葱茏绿意,无从寻觅。从安全保卫,到催出生态红利……在滚滚发展浪潮中,沙石峪也曾面临选择。

20世纪80年代末,有部分村民受“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有水快流”的发展思维影响,曾炸山卖石。腰包鼓了,可更多的乡亲有了抱怨:“乌烟瘴气的,粉尘把花苞都糊住了,葡萄还能长?”

在选择面前,村党支部与村民在碰撞中统一思想:为了长远,忍痛也要停炸山、关工厂,漫天星斗繁、满坡花草香终将带来回报。

几经艰难探索,沙石峪终于探索出因地制宜种植葡萄的新路,在保有粮食种植的基础上,成功架起了葡萄秧。如今,拥有1000余亩“玫瑰香”的沙石峪成了远近闻名的葡萄村。

思路一转天地宽。周国军说,如今,沙石峪借助“当代活愚公”红色招牌吸引游客进村,盘活葡萄系列体验式休闲度假吸引游客留村,探索出一条以“红”扶“绿”、以“绿”推“红”的发展之路。眼下,村里又在谋划建设外交小镇、葡萄酒庄,生态旅游与红色基因相结合的发展脉络更加清晰。

近年来,沙石峪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森林乡村”“中国特色村”,陈列馆入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这个仅有900余人的山村,更带动周边60多个村实现共同富裕。

日子越过越好,87岁的村民李凤池脑子里却总闪现50多年前的一幕:一次村民大会上,老书记张贵顺提出了村子发展梦想——山上松柏戴帽,山中果树缠腰,山下千亩千斤水浇田。

“老书记准是睡着了。”台下有人小声嘀咕,“这怕是在做梦。”

50多年后,北山山腰,张贵顺长眠于此。根据遗言,他被安葬在一个不占耕地、不影响今后造地、能看见村子变化的地方。俯瞰全村,老书记的梦已然成真。记者 李继伟

据新华社石家庄3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