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非遗在吕家代代相传

辽宁日报 2021年03月24日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89岁的陈玉霞和9岁的重孙子吕铠旭一起捏面人。

吕莉为父母捏制的塑像。

四世同堂的和睦大家庭。

本报记者 徐 鑫 文并摄

核心提示

千百年来,生息繁衍在营口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汲取前辈的经验和智慧,让生命与文明不断延续。时至今日,许多非遗传承人仍然在这片土地上谱写着动人的乐章,吕氏面塑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因浓浓亲情,而使这门技艺得以代代相传。在几代传承人精益求精的努力下,吕氏面塑散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吕家的时光,仿佛要比外面的世界慢一些。

春日的阳光洒满厅堂,89岁的陈玉霞静静地坐在沙发上,作为吕氏面塑的传承人,她手里此刻正捏着一小团面,任时光在指尖上缓缓流淌。一会儿,一只“老鼠”就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记者眼前。老人看着成型的“老鼠”说:“我们吕家的生肖面塑是不用粘贴的,必须一气呵成。”

吕氏面塑是营口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品早已享誉海内外。更令老人欣慰的是,她的家庭如今已四世同堂,在浓浓的亲情中,这门技艺得以代代相传。

每个作品都有故事 每个人物都有灵魂

上了点年纪的人,或许都还记得小时候庙会上卖的小面人,那可是多少代人的童年回忆。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年轻人对这门传统技艺已经有些陌生了。但在营口,吕氏家族正在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

面塑,是指以面粉、糯米粉、甘油或澄面等为原料制成熟面团后,用手和各种专用塑形工具,捏塑成各种花、鸟、鱼、虫、景物、器物、人物、动物等具体形象的手工技艺,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

据史料记载,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可谓历史源远流长,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

陈玉霞的女儿、吕氏面塑传承人吕莉告诉记者,面塑虽然上手快,看似只需掌握“一印、二捏、三镶、四滚”等技法就可以了,但要真正做到形神兼备却非易事。

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深受群众喜爱,但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不能登上大雅之堂。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正式步入艺术殿堂。

吕莉说,吕氏面塑作品充分汲取了民间艺术的精髓,浸染了人世沧桑的风情,凝练了传承艺人的心血,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浓厚的地方特色一枝独秀,享誉海内外。

时至今日,吕氏面塑传承人创作了诸多作品,获得了众多美誉。吕莉说,他们创作的每一件作品,背后都有一段属于它的特别故事。有庆祝重大节日的,有回忆革命历史的,有揭露日寇罪行的,有缅怀革命烈士的,还有具有保存价值的大型面贴画等经典面塑作品等,涵盖了经典人物肖像、花鸟、动物、可食用的卡通面艺等。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陈玉霞和吕莉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塑成一件巨幅作品,为武汉抗击疫情加油助力,作品里的每个人物都十分传神,细节精致到每件衣服上的纽扣纹路;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吕莉花费了大半年时间,创作了堪称面塑巨作的《五十六个民族》,令人叹为观止,作品里的每个人物都似有灵魂,如果没有深厚的功力,是不可能捏出这么栩栩如生的作品的。

“面人夫妻”各展所长 面贴画艺自成一家

谈及吕氏面塑,吕莉说得最多的是她的父亲、陈玉霞的丈夫吕复明。

在继承家传技艺的基础上,吕复明钻研面塑技艺从未间断,使吕氏面塑得以不断发扬光大。

按照传统方法制作面塑,一般十天半月就会出现裂痕和褪色现象,经吕复明琢磨,加入了蜂蜜、豆奶粉等多种材料进行改进,使面塑作品可存放数十年不变形,而且韧性增强,更富灵性。

2003年的情人节,吕复明用面给老伴儿陈玉霞捏了一朵玫瑰花,随手放在一张白纸上。几小时后陈玉霞回来,吕复明再想拿起这朵玫瑰时,却怎么也无法将纸和面塑分开了。他索性把白纸和玫瑰花挂在了墙上,陈玉霞看了连声叫好。吕复明仔细端详,白底红花立体感很强。夫妻俩从那天起,就琢磨如何把人物和各式花朵的面塑贴在固定的物件上。白纸、胶合板都试过,容易变形,直到他们将面塑粘贴在木框上,各种造型的面贴画便由此而生。

陈玉霞喜欢花,一有时间就到公园观察花朵的形态神韵,回来琢磨手法,夫妻俩还互相切磋交流。渐渐的,各式的梅、兰、菊、牡丹面塑成了陈玉霞的拿手本领。每逢元旦、“五一”“七一”、国庆等节日或赶上奥运等大事,老两口总要各展所长,做出大尺幅的作品来。

2007年7月,老两口请人打制了一批木框,在楼下给木框刷油晾晒时,邻居们才知道这老两口在楼上摆弄了数十年的面塑。“面人夫妻”遂成了社区里的明星人物,当地媒体跟进报道,央视《夕阳红》栏目组也曾专程来到营口对老两口进行了采访。

在陈玉霞家里,记者看到了夫妻俩过去创作的面贴画《报喜》:蜿蜒曲折的枝干上挂满了粉红色的梅花,有灿烂绽放的,也有含苞待放的,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朵,梅枝上,几对惟妙惟肖的喜鹊传递着吉祥、美好的春的气息。在这幅长2米、高1米的面贴画的右下角,署有楷体书法“中国营口面人夫妻”字样。

从2008年开始,被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吸纳为会员的吕复明和陈玉霞,创作了大量自成一家的面贴画作品,并在各种展会上屡获奖项。当时,在他们两居室的家里,床上、地下、墙上,到处都是面塑作品。

名声传出去后,吕复明、陈玉霞家访客不断,有的是外地前来切磋技艺的,有的是好奇前来观赏的,有的甚至就是来讨要作品的。不管谁来到家中,老两口都热情接待。瓦房店市72岁的老人贾尚金到营口住了七八天,回家后制作出大尺幅的梅花图,拍好照片寄给老两口看;吉林的一名下岗工人到营口向老两口学习这门技艺,回去后自己支了个小摊,以此谋生;农村小伙儿张辉跟老两口认认真真地学了120天,参军到部队后打来电话说,他把这门技艺教给了其他战友……

指尖舞动非遗绝技 巧手捏出面中乾坤

吕氏面塑的技艺是开放的,更无传子不传女一类的习俗。

陈玉霞的5个儿女对于面塑都能拿捏一些,也都有模有样,但真正静下心来传承技艺的当数女儿吕莉。如今,吕莉已被评为营口市民间艺术优秀艺人,成为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辽宁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出生于1963年的吕莉,从小喜欢五颜六色的面团,一有机会就跟父亲一起制作各种玩物。20多岁以后,吕莉开始学做面塑十二生肖、卡通人物等;40岁之后,继续学做历史经典人物,尽得父母真传。《梅花》《十二生肖运娃》《贺寿图》《抗日英雄四连图》《五十六个民族》等作品,成为吕莉的代表作,其中《梅花》在迎奥运辽宁省第二届“红山杯”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荣获银奖。

传承面塑技艺,不仅需要有悟性,还需要有定力,更要有对面塑的一份热爱与执着,才能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吕莉学习面塑几近痴迷。退休前,吕莉开过批发部,旁边就是做面食的摊子,有时赶上人家正在做面食,她会忍不住取一小团面过来开始揉捏。一次家里聚餐,她随手把没蒸熟的馒头从锅里拿出来,若不是家人阻拦,这手下说不上会捏出个什么造型来。

近观吕莉的面塑作品,小到小巧有趣的动物,大到几十厘米高的人物,无不融合了当下人们的审美眼光,在保留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同时,更贴近人们的生活。

“我会在脑海中一遍遍想象人物的神情和状态,在面团上反复试验,直至满意为止。”吕莉说,塑造作品《五十六个民族》时,她四处翻查资料,了解各民族的文化特色。为了准确拿捏主人公的面部表情,她不停地重复点刻、抹平,历经大半年才塑造成功。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吕莉说,面人的眼睛也是心灵的窗户。许多时候,人们制作面人,往往图省事省力,或者功力不到家,对于眼睛都是一带而过。吕莉的作品不是这样,都是“开眼”的。仔细观看,每个面人的眼睛都炯炯有神,形态各异,因为“开眼”的缘故,面人的形象更加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近年来,吕莉塑造出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异域风情或者古典风格的人像面塑作品,场景形式多样,服饰颜色绚烂,配件花样繁多。她的面塑技艺不仅在省内获得认可,更开始在全国崭露头角。

补记

念想

吕莉的作品,很多都是唯一的。

多次参加展览,也曾有人愿出高价收购她的面塑作品,但吕莉思忖再三,还是回绝了,终归是舍不得。因为她创作的很多作品,都是为了留一个念想。

吕莉告诉记者,“这些作品的创作大多是有情境的,离开了当时那个情境,再想去创作出同样的作品,不太可能了。面塑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传承,有幸能够学习、继承、传播面塑技艺,我已经十分满足了。”

多年的创作,吕莉的面塑作品不计其数,但吕莉觉得,她最好的作品还是为父母捏制的塑像。这件作品如今就摆放在陈玉霞家客厅的展示柜上,两位老人的面塑面容慈祥、眉眼含笑,或许也只有用心观察生活、融入很深感情的人,才能捏出这么栩栩如生的作品。

吕莉的父亲不久前去世,她非常思念父亲,每每说到父亲就会潸然泪下。有一天,她做了一个梦,梦到母亲也离她而去了,醒来后的吕莉特别难过。于是,她开始认真琢磨,数天后,她决定用面塑这种特别的方式,把对父母的爱永远保存下来。

吕复明和陈玉霞夫妻共育有三男两女,如今早已四世同堂。每到节假日,儿女们都会相约回来看望老两口,一家人围坐在老人身边,看他们捏面人,听他们讲那些说不完的面塑故事,其乐融融,幸福无比。

老两口原来住在二楼,三儿子看到父母年纪大,上下楼不方便,便贷款买了一个一楼的房子,接父母同住。随后,其他儿女也都纷纷搬到附近小区,方便看望和照顾老人。在陈玉霞家的厨房里,总能看到一张张便条,这是因为老人总会忘记关煤气阀门,吕莉就写下来提醒母亲……

眼下,最让陈玉霞、吕莉母女欣慰的,莫过于后继有人了。吕莉的女儿、36岁的赵新宇承继了母亲的技艺,也成为吕氏面塑技艺的传承人。更让吕家人感到高兴的是,陈玉霞9岁的重孙子吕铠旭,对面塑技艺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热情,正是顽皮的年龄,却能够静下心来学习面塑,做起面塑来有板有眼,捏起生肖动物、面人惟妙惟肖。

在吕氏一家人的传承与创新中,面塑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情味, 从而使这门源远流长的技艺更加鲜活,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