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凝聚奋进新征程力量

辽宁日报 2021年03月23日

翟俊刚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要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过去一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迎难而上,经过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伟大历史时代,必有伟大精神。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新标杆新典范,是推动和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继续前进的伟大精神力量。

坚持生命至上,弘扬仁爱文化、人道(主义)精神。这次疫情全球大流行,再次把“如何看待生命、善待生命”这个大问题摆在全人类面前。当今世界,人类开发利用地球资源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怎样和谐万物、善待生命成为突出紧迫课题。追求发展进步,清心寡欲不可行,穷奢极欲更不可行。疫情暴发固然有其不可控的客观因素,但问题产生的根源恐怕还得从人类自身寻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践行正确的生命观、先进的人道观。中华文化以仁义为本,崇尚仁爱,讲求敬天、贵生、保民、协和,包含着对生命和人道至为深刻的领悟理解,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永恒价值。中国共产党秉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人道观,传承中华文化仁爱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人民立场和群众史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抗击疫情、平等救死扶伤就是最真的仁爱,守护人民平安健康就是最大的人道。

坚持举国同心,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体现成员对其生存共同体深沉的身份认同、文化自信、恒久热爱和命运依赖。中华民族是拥有强大爱国主义传统的伟大民族,社会主义中国是拥有革命的爱国主义传统的伟大国家。新时代,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情更是大大提升。此次抗疫,广大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结成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彰显了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力。爱国必然坚持集体主义,坚持集体主义就是实实在在的爱国。集体主义是对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超越。集体主义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对个人利益的无视、压制,而是通过维护共同、长远利益最大限度地保护个人利益。此次抗疫,中国人民表现出同心同德、团结合作、服从大局的崇高道德。中华民族是团结的民族,是明大义、扬正气、担道义的民族。这样的民族最有力量、最有希望。

坚持舍生忘死,弘扬担当精神、斗争精神。中华民族尚行忠义担当、舍身成仁的生死观,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生死为民、鞠躬尽瘁的理念。这种生死观、义利观,为中华民族培养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为民请命、为国担当而斗争不息的人民英雄。担当就是奉献,斗争难免牺牲。抗疫期间,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一批批抗疫勇士,在中华大地上再次书写了舍生忘死的“英雄谱”,为担当精神、斗争精神作出生动的诠释。

坚持尊重科学,弘扬科学精神、理性精神。直面危难需要无畏气概,解决问题依靠科学精神。实事求是把握科学规律,用科学办法解决矛盾和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和立场。面对疫情,党中央从容指挥、把握规律、科学决策、统筹布局,制定科学战略策略,因地因时因势应对施策,实施全方位科学防控、科技抗疫。迅速有序组织调度全国力量,汇聚成抗击疫情的强大集成战斗力。专业问题需要专业应对,科学精神首先是专业精神。抗疫期间,我们组织最强大专家力量,使用最先进方法抗疫,运用最先进科技攻关,求真务实,扭转局势。我们抗疫的效率之高、成果之好居世界前列、令世人惊叹。讲科学、讲理性、讲智慧,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抗疫斗争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科学精神、理性精神的胜利,是社会主义科学精神、理性精神的胜利。

坚持命运与共,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此次疫情在全球大流行,对世界人民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影响,给全世界提出了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历史任务。中国人民坚强抗疫,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时,毫无保留、毫不迟疑地为世界人民持续提供抗疫资源、贡献成功经验、进行人道援助,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抗疫和维护世界人民生命安全作出卓越贡献。中华民族自古就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社会主义中国是明大义、识大体、负责任、善担当的大国。全球化时代,为了建设美丽地球、保证人民幸福安康,人类发展需要自我革命,全球治理需要完善革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业,一步也离不开先进精神力量。有中国事业,就有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在,中国事业就在。新征程上,伟大抗疫精神会不断激励现代化事业扬帆远航。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