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丹青等闲看

辽宁日报 2021年03月22日

凌 鹤

“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美术是反映人类文明史的重要内容,艺术地展现着文明的进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描绘党的发展历史的美术作品,一一呈现于眼前,成为一份精神食粮。

这100年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前赴后继、顽强拼搏的百年,是中华民族从一盘散沙到团结如钢,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百年。百年征程中,涌现出许许多多气吞山河的英雄事迹、先进模范人物、感人场景、壮美图卷。这一切是美术创作最宝贵的源泉。

辽沈大地一代代美术工作者以笔墨丹青记录百年巨变、描绘百年党史,留下了一大批佳作。生于斯长于斯的广大美术工作者自觉地投入记录和描绘这场百年大变革的历史洪流中,将党的伟大历史征程凝聚于画卷,通过具有史诗品格、打动心灵的美术创作,塑造经典人物、表现厚重历史、描绘现实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生动注脚。

美术创作需要真实,而后才能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真实是特点与基础,而面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这样的真实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多方面的功力。

知史懂史。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塑造表现,没有真实就不能有动人之笔,这就要求画家回到历史情境中,好像亲历历史事件,成为火与血交织的历史画卷中的真正参与者。读史、学史是知识储备的重要途径,博学而生发创作灵感。

有大格局。对党史的艺术表现,需要有大的格局意识,对党的宗旨和原则熟练掌握。要有高度的智慧提炼波澜壮阔的斗争史,以大规模、大布局、大气势制造视觉上的大冲击、情感上的大震撼。

艺术造诣要精深。主题性艺术创作聚诸家之长,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在统一的主题下,大开大合与细致入微相融合,考验着画家对历史的驾驭能力和对绘画的深入表现能力。这需要平日的积累和锤炼,关键时刻才能心到笔到,进行艺术突破与创新。

当读者看到这些描绘党史的作品,以饱含激情的笔调,正大气象对党的历史进行审美建构,以雄浑刚毅再现党领导人民砥砺奋进的光辉历程,将党的丰功伟业化为永恒的丹青时,内心不禁激起对艺术的共鸣和对党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