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伟
日前,鞍山市教育部门就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强调,全市中小学校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手机(包括电话手表等电子设备)进校园,同时,要求通过向家长公布联系电话、登记学生方便联系的3个电话号码等方式,积极为家校联系提供便捷的沟通平台。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智能手机在学生群体中的使用愈加普及。一个客观事实却是,心智尚未成熟、自制力相对较差的中小学生,因过度使用手机,影响学习,损害视力,甚至由于接触到不良信息,危及健康成长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加大对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力度,有效消除手机给学生带来的危害,很有必要。但不可忽视,学生和手机等互联网设备的关系,并非简单依靠校园就能给分割开来。学校可通过明文禁令,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但在校外,中小学生可能会产生补偿性使用的心理,翻倍地把时间精力投入到手机上。
让中小学生放下手机,除了学校发力,不让学生带手机入校外,还需要家长“给力”,减少孩子在家玩手机的时长,家长、学校协作,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首先,家长要当好老师的“后台”,为老师管理、处理学生违规带手机入校提供底气和便利。其次,家长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最后,家长要拿出更多时间来陪伴、关注孩子,通过开展有效、有益的活动,做孩子心理健康成长与性格养成的良师益友,不让孩子因“无聊”而玩手机。
手机虽小,事关重大。让中小学生放下手机,既需要学校、家长协作共同管理,也需要开动脑筋合理疏导,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