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臻青
舞剧一直被认为长于抒情,拙于叙事,而辽宁芭蕾舞团以及全国一些舞蹈艺术团体创作的作品正在展现舞剧的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不再疏于叙事,而是在保持舞蹈艺术本体的前提下,以创新的表达方式以及缜密的叙事结构反映现实生活。
3月16日,记者来到辽宁芭蕾舞团排练场,这里正在排演一部根据全国劳动模范王进喜先进事迹创作的舞剧《铁人》。与此同时,辽芭还在筹备另一个舞蹈作品《学习雷锋好榜样》。在刚刚结束的2021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演播活动中,讲述抗联故事的芭蕾舞剧《八女投江》在线观看人次创下此次展演活动新高。这些芭蕾舞剧打破了观众对于舞剧的传统认知,开始探索舞剧如何讲述当代故事,反映现实生活,这两个问题一直是舞蹈业界与观众关注的问题。以辽宁芭蕾舞团等为代表的国内舞蹈艺术团体,连续排演现实主义题材舞剧,以丰富的舞蹈创作实践提升了舞剧叙事能力。
芭蕾舞剧《八女投江》讲述的是八名东北抗日联军女战士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宁死不屈的英雄事迹。舞剧尝试以情节化的芭蕾表演展现这段历史,生动诠释理想信念,弘扬英雄精神。该剧在舞蹈编排上对古典芭蕾舞的技术性动作进行了提炼与再创作,更加注重人物性格刻画与人物心理呈现以及人物关系的交织演进。《八女投江》以柔美抒情的舞段展现军民鱼水情谊,以铿锵有力的舞步表现女战士的英勇抗争。该剧以其特有的芭蕾艺术语言塑造更加鲜明的人物形象,有条不紊地展开叙事,形成逻辑严谨的叙事结构,艺术化地展现战斗、抗争、就义等故事情节。全剧分为“序”“密营”“西征”“尾声”四个部分,将八名抗联女战士为掩护主力部队突围而英勇就义的故事讲述得清晰而生动。这是芭蕾舞剧探索复杂叙事的一次成功尝试。
无独有偶。上海歌舞团原创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火遍全国,曾到沈阳巡演,一票难求。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谍战色彩的故事情节,以一部舞剧去诠释去承载,《永不消逝的电波》做到了,并且受到了全国观众的热烈好评。这部舞剧首次尝试复式叙事的舞剧结构,开创了中国舞剧叙事的新模式。编导运用蒙太奇叙事手法,打破了传统中国舞剧单线叙事的结构,以紧凑的舞剧节奏、戏剧化的人物塑造、多舞种的有机融合以及多艺术门类的借鉴运用,大幅提升了舞剧的叙事功能。在人物塑造方面,该剧采用了话剧及电影人物塑造的方法,使剧中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化,这就使得舞者成功转化为角色。在文化传承方面,这部舞剧以舞蹈韵律、舞台灯光、服装设计凸显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使其具有浓郁饱满的艺术感染力。《永不消逝的电波》探索出舞剧演绎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的全新模式,创作出中国舞剧的新经典。
舞剧能否讲述不是单一行动线的故事?以往的回答是否定的。而当下的尝试和探索,舞蹈语汇具有多重叙事的能力与潜力,舞剧完全能够驾驭相对复杂的叙事,从而生动反映近代历史故事以及当代的火热生活。从近年来多部舞蹈作品的创作实践来看,舞剧的叙事功能以及舞剧驾驭现实主义题材的能力,正在深入讲述当代中国故事的过程中逐步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