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

辽宁日报 2021年03月18日

张国臣

核心提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各地各高校积极响应,采取有力措施,对标“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要求,坚持高标准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思政课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为高校思政课的有序开展、铸魂育人工作的稳步推进、“大思政”育人格局的积极构建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思政课教师队伍是“铸魂育人”的关键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度评价思政课教师队伍在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极为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并对广大思政课教师提出殷切期望。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提出“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新标准、新要求……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办好思政课、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铸魂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核心内涵的准确表达,是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本质功能的充分彰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要重点聚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思政课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是学生的思想引路人和信仰铸魂者,承担着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责任,在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思政课教师队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其质量关系着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实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重大任务的基本保证,是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关键环节,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意义重大。因此,如何提高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完善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健全评价和支持体系,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成为全面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成为深化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关键问题。

“守正出新”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原则

“守正出新”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重要原则,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必然遵循。“守正”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突出表现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要坚守立德树人的使命之正,政治要强、情怀要深、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出新”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突出表现为思政课教师队伍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思维要新、视野要广,不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守正”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出新”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守正的深化与发展,二者辩证统一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

“守正”,坚守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社会主义办学的正确方向,要求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思政课教师作为塑造灵魂的关键力量,必须具备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坚定的政治信仰,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敢于批判各种错误的政治思潮;拥有深厚的家国情怀、高尚的精神追求和美好的仁爱之心,用自身饱满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用教书育人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做到言教和身教的高度统一,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体力行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严格的自律意识;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赢得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充分展现自身的品格魅力、学识魅力……从而让思政课教师在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中,逐步增强自身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

“出新”,创新的是思政课教师的思维与能力,要求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这既是党和国家立足历史发展的新坐标、新使命,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又是思政课教师推进教学改革与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遵循。思政课教师要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在明确指导思想和教学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深耕教学、精钻科研,探索教育教学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不断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加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具有基础扎实、博采众长的知识视野,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和育人能力,具有站位高远、明辨善思的国际视野,积极借鉴世界先进经验成果为我所用,具有立体纵深、知古鉴今的历史视野,汲取历史营养以指导现实工作……从而让思政课教师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行之有效”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方法

“行之有效”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方法,要聚焦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践行立德树人使命,以培养教学名师、青年领军人才为重点,以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为抓手,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治学严谨、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师资队伍。

平台资源助推队伍建设。

夯实学理支撑,强化党对思政课建设的政治引领。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以鲜明的政治导向推进学理研究,以厚实的学理支撑强化政治引领。紧紧把握“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这一要求,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着力夯实学理性的政治基础和支撑;深化新时代思政课重大理论问题的学理研究,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要义,着力增强理论阐释的彻底性、说服力,以深刻透彻的学理分析强化思政课的政治引领,增强思政课教师的理论自信。

依托特有资源,发挥特色资源铸魂育人的时代价值。地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宝贵财富。充分发挥特色资源的效能,对各地域中蕴含的丰富人才资源、文化资源等进行充分挖掘及有效整合,如通过积极建设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基地、培训基地等,助推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满足高校思政课教师对优质多样培训资源的需求,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资源的综合使用效益,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举措创新推动教师培养。

丰富教研形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培养是学校建设的重要使命,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学术水平的前提基础。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基础优势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着眼于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政治理论素养、创新思维和战略思维,精准定位教师培养的目标,加强对思政课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与考核,通过积极选派思政课教师参与各类思政课培训班、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轮训等方式,促进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

培养后备力量,积蓄高质量发展后劲。注重思政课教学团队的发展和成长,形成学历、年龄、研究方向及重心等结构合理的多元思政课教师队伍。站在强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对中青年思政课教师给予高度关注和全力支持,不断健全人才创新的体制机制,在创新实践中培育思政课人才,通过积极实施“择优资助计划”“青年领军人才培养支持计划”等,为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提供成长发展的平台,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积蓄高质量发展后劲。

机制协同推进专业成长。

完善育人体制机制,筑牢政治之基。高校应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党建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加强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和指导,定期了解思政课队伍建设的要求,并建立相应保障机制落实各项要求,为思政课教师建立健全科学的教学机制、考核机制,促进思政课教师尊重教学、钻研教学、创新教学,真正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保证思政课教师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激活多元主体参与,强调学思兼顾。着力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深化“十大育人体系”理论研究,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管理干部等多个岗位育人要素,激活多元主体参与,形成工作合力,壮大育人力量;统筹各领域各方面的育人资源,致力于打造校内外结合、专兼职协同的教学人才体系,如邀请党政领导、两院院士、劳动模范等特聘教授登上思政课讲台,让思政课教学在学校、社会引起更大的反响,实现育人资源共享、育人力量汇聚、育人成果迸发。

(作者系东北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