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为此,我省将从完善制度政策,做好激励引导;建立健全市场化技术转移体系,加强专业化服务;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链条,畅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发挥好行业骨干企业的资源优势,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等五个方面着手,会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科研单位、企业、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科技成果从“纸面”落到“地面”。
为“带土移植”打造良好生态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人才引进要重视团队,不能跑单帮。要学会‘一箭三雕’,以‘项目+团队’的方式,鼓励领军人才打包团队、‘带土移植’,人才、专利和整个团队一起引过来。”发布会上,省科技厅科技人才与自然科学基金处处长刘佳说,这种引才方式见效最快。
据介绍,结合辽宁优势领域,我省正实施“带土移植”科技人才专项行动,以招商引资的方式开展“招才引智”系列活动,吸引高端人才团队和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落户辽宁。首场“招才引智”活动将于4月在沈阳举办,随后将赴上海、杭州、武汉、北京及海外地区持续开展。健全“研发+孵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加快建设东北科技大市场,在省内布局一批孵化器、中试基地等载体,培育孵化产业集群。以沈大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为主阵地,引育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引导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让科技“新苗”越来越多、茁壮成长。
“创新需要良好生态”,王学来介绍,我省正积极推动立法进程,年内制定出台《辽宁省科技创新条例》,为新时期科技创新工作提供法治保障、制度保障。围绕省委、省政府部署的科技创新重点任务,重构省级科技计划投入体系,将有限的财政资金集中投向企业主体,撬动全社会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开展“省部会商”,争取国家支持辽宁布局建设国家区域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与中国科学院会商,推进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以全新体制建设辽宁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
此外,我省还将完善与中科院“院地合作”机制,向中科院优势智力资源“张榜”,解决辽宁重点产业技术问题,同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科技部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等平台,围绕辽宁科技问题“张榜”实施一批国家级课题,集聚海内外高端人才智力资源。
“‘十四五’期间,全省将争创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0个,组织省内重点科技型企业构建典型引领式产学研联盟1000个以上,攻克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1000项左右,开发重大创新产品和关键零部件500个以上,‘带土移植’引进创新创业团队300个以上,培育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数量超过5000家,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万家。”王学来充满信心地说,通过调整方向、调整重点、调整政策、调整方式,将充分激发创新活力、释放创新潜力,进而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