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玉牒满汉文对照显示

努尔哈赤应该叫“弩尔哈齐”

辽宁日报 2021年03月17日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清末,新民火车站迎接玉牒的彩棚。

《列祖子孙竖格宗室玉牒》。

东三省总督为玉牒改由火车运送事给内务府档案房的札文。

玉牒中的满、汉文记载,努尔哈赤名字都为“弩尔哈齐”。

本报记者 吴 限

核心提示

在辽宁省档案馆存有清代玉牒1133册,其中,满文本567册,汉文本566册。它是我国历史上唯一完整系统保存下来的皇族宗谱。目前存世仅两套,一套保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另一套保存于辽宁省档案馆,是研究清朝皇室人口繁衍、血系宗法、爵位承袭、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宫廷历史、典章制度、谱牒文化及满汉文字等极其珍贵的特殊史料,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从北京运到盛京需十万两白银

辽宁省档案馆清朝档案研究专家张虹说:“清代玉牒作为皇室的家谱,较为翔实地记录了皇帝及宗室的所有人物和重要事件,这对我们后人研究清代的历史提供了可信的资料。”

清代玉牒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起始至民国时期止,共计纂修了28次。从努尔哈赤的父辈算起,凡皇帝家族生儿育女,每三个月上报掌管皇族事务的宗人府一次,要求写明出生的年月日及时辰,生母姓氏。每隔十年,根据出生和死亡记录的底稿,正式添加一次玉牒。值得一提的是,只有生育过子女的后妃方可载入玉牒,就连皇后也不能例外。直到道光十七年(1837年)才规定,皇后有无子女均可载入玉牒,皇贵妃以下生有子女者才可以载入。

玉牒的规格分为大小两种开本,初为大开本91厘米长,宽为52.5厘米,咸丰朝始,改为长51厘米、宽34厘米。由于越到后面所记录的人口越多,清光绪三十三年纂修的一册《列祖子孙竖格宗室玉牒》,厚度竟然达到85厘米,重90公斤。其装帧程序极为复杂,是世界上罕见的大书。

1921年,溥仪组织人最后一次修订宗室玉牒时共7000页,其中记录了清代宗室男性10余万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份族谱。

清代玉牒以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为本支,称为宗室,列入黄册;以塔克世的叔伯兄弟为旁支,称为觉罗,列入红册。玉牒以帝系、列祖子孙、列祖女孙三个系统记载皇族的繁衍情况。玉牒中凡出现皇帝名字,必用小块黄绫盖住,表敬重。每次修玉牒,在世者名字用红笔抄录,亡者名字则用黑笔抄录,即史书上所言“存者朱书,殁者墨书”。

张虹指出,清代玉牒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是在内容上有宗室、觉罗之分,二是在文字上有满、汉文之分。除清皇室宗室觉罗男性人口繁衍记载具有连续性、完整性外,还专为皇室女子设立了谱牒,婚姻资料齐全。

据沈阳故宫博物馆研究馆员周维新介绍,玉牒修撰后,抄成三份,分别存放在宗人府、皇史宬和礼部。乾隆八年(1743年),皇帝下旨,将原存于礼部的玉牒及清实录、圣训修成后,由京城送至盛京故宫,以示皇帝对清祖先的尊重和敬仰。于是,在乾隆十一年至十三年(1746年至1748年)间,开始在沈阳故宫建造专门用来存储玉牒的敬典阁。

1750年,玉牒正式入阁,此后历次纂修均按制续送。

盛京距北京750多公里,山高路远,这批皇家玉牒是怎么运到盛京的呢?张虹介绍,玉牒送往盛京“尊藏”,一般的运送时间会选在道路干燥的秋冬季节。由钦天监择定吉日,礼部奏准。启程前,工部于东华门及朝阳门外分设彩棚,监修总裁等官员将玉牒置于黄案上,行三跪九叩礼后,装入行箱派官兵坐更守护。

启程日,行箱放置彩亭内并以彩绸稳箱,众官员行礼。装有玉牒的彩亭由黄盖、龙旗、御仗作前导,奏导迎乐,至东华门。彩亭置于彩棚内,亲王以下、副都统以上官员皆着朝服列于棚外,恭请皇帝至彩棚内备案前拈香引礼,送玉牒回盛京。

张虹介绍说,因每次重修玉牒,都要把新生人口添加进去,这样玉牒就越修越厚,体积大且重,运送很是不易。前26次所纂修的玉牒送往盛京“尊藏”,靠的是驿站骡车拉运,每次驿站骡车昼行夜宿,需耗时20余日,动用骡车40辆。车队浩浩荡荡到盛京。据记载,京城派出的官员至山海关交接后即行撤回,盛京将军派副都统等护送玉牒,“尊藏”于故宫敬典阁。

不过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运送玉牒回盛京的交通工具由骡车改为火车,从北京到奉天仅用4天时间。由于玉牒改乘火车,缩短了行期,简化了迎来送往,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时任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于是奏请朝廷,将此次费用由官出而不再征敛于民:“历届玉牒来奉所有应需费用半资公款,半取民间……本届拟不资民力,并请将供应各款一并作正开销。”在此次玉牒“尊藏”礼成后,东三省总督奏销所用款项数目,共用洋131222圆,合白银十万余两,这还是较节省的运费。

弩尔哈齐意为“野猪皮”,表示勇猛

“人们习惯称清太祖为努尔哈赤,但这个称呼是错误的,应该叫‘弩尔哈齐’。”张虹说。

张虹告诉记者,在清代玉牒中,明确地记载了清太祖的准确名字是“弩尔哈齐”,而不是我们习惯称作的“努尔哈赤”。据清代汉文玉牒记载:“太祖高皇帝弩尔哈齐。”与之相对应的满文玉牒记载音译也为“弩尔哈齐”。可见无论汉文、满文记载的都是“弩尔哈齐”。

张虹说,“努尔哈赤”这个名字最早来源于《明实录》中的“奴儿哈赤”,根据该名所用汉字之意,可以看出这是明朝人对少数民族的丑化用词。在《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中,其名字写为“弩儿哈奇”。康乾年间编纂《清太祖高皇帝实录》时,润色为“弩尔哈齐”。民国时期出版的《清史稿》进一步改为“努尔哈齐”。所以,清太祖的准确名字应该是玉牒中所载的“弩尔哈齐”,而不是“努尔哈赤”。

张虹指出,“弩尔哈齐”是满文音译,其含义目前流行说法为“野猪皮”。弩尔哈齐之弟舒尔哈齐和雅尔哈齐的名字则分别汉译为“小豹子”和“豹皮”,如果这是当时取名的真正含义,不难看出满族人入关前名字的选取受其自身狩猎文化影响较大。在满族文化中,野猪代表着勇猛、果敢,是永不退缩的战士,是勇往直前的勇士。因此,在满族人中,给男孩子取名为野猪,是希望孩子日后能够成长为一个英勇的男子汉。

“我们从清代玉牒中,还可以洞察二三百年间皇权更替、宫廷纷争。”张虹接着说。

清朝建立了一些别开生面的制度,其中就有一项是打破了持续两千余年的嫡长子继承制,建立“秘密立储”制度,选贤为君的皇位继承制度,但是这项制度的建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是在数次的政治风波之后,在宗室人员的刀光剑影中才建立起来的。从皇太极到雍正帝,每一次皇位的继承,都意味着一次政治的变动,宗室成员也随着这一场场的风波或升或降,或荣或黜。而每十年编纂一次的玉牒,恰好记录了这些争斗,每一次玉牒的编纂,都是对宗室内部关系的一次调整。而且这种调整在不同时期表现甚至是恰恰相反,在清朝后代人为前代人翻案现象十分频繁。

现存于辽宁省档案馆的清代玉牒,可以说是最为珍贵的皇家档案。记者发现,在康熙九年(1670年)的玉牒中就没有当时声名显赫的宗室王爷多尔衮的任何记载,太祖十三子与十五子的记录却紧密衔接,唯独缺少了“十四子多尔衮”,可见多尔衮死后被削除了宗籍。

而在100多年后的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所修玉牒中,记者又见到了多尔衮的生平及妻妾情况的记录。

顺治继位后,多尔衮辅佐幼帝,先后被封摄政王、叔父摄政王、皇叔摄政王、皇父摄政王。39岁去世,死后被追尊为成宗义皇帝。然而仅在一个月后,多尔衮又被顺治皇帝追论谋逆罪,削去爵位封号,贬除宗籍,玉牒内多尔衮的名字处也被空了出来。此后康熙、雍正都没有把他和他的子孙写入玉牒,直到100多年后的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皇帝认为多尔衮实为一代“功宗之冠”,而顺治皇帝是受人蒙蔽,误定其罪。乾隆特降谕旨为其平反,修复坟茔,恢复睿亲王封号,补入玉牒,仍享睿亲王封号,并评论其“定国开基,成统一之业,厥功最著”。

康熙五十四年的玉牒缺失了

清朝从初创开始,皇室内部斗争就非常激烈,斗争的焦点是争夺皇位,不管是谁,即使是亲子亲兄弟,只要是危害到皇权,皇帝都要毫不留情地铲除,轻者黜出宗室,重者被杀。因此,初修玉牒时规定,宗室子孙、女孙因获罪被革黜后,降为觉罗,宗室玉牒中不能记载,如已记载也要剔除。于是,纂修玉牒就成为维护皇权统治的一种手段。

最为突出的是雍正帝与其兄弟之间的斗争,称为“九子夺嫡”。

周维新介绍说,清朝规定,玉牒每十年修一次。从顺治十七年编纂第一部玉牒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最后一次纂修,清代共修玉牒27部。但是现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辽宁省档案馆的玉牒都仅有26部,两个保管玉牒的机构均缺少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玉牒,未送至盛京。按照清朝玉牒纂修完毕后运送和保存的规定,没有理由会遗失玉牒,凑巧损坏的可能性也不大,这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若要分析人为销毁的原因,只能从当时的皇室历史事件找线索。康熙五十四年前后,可能与玉牒相关联的事件只有轰动一时的争夺皇位大战。封建社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皇位的诱惑无人能挡,特别是离皇位一步之遥的“天潢贵胄”“龙子龙孙”们更是趋之若鹜,争夺战争堪称惨烈。在清朝,最为激烈的皇位之争要数康熙朝的“九子夺嫡”了。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太子胤礽首次被废,引起众位皇子对太子之位觊觎。当时共有12位成年皇子欲夺储位(包括已被废黜的太子胤礽),只不过有些皇子觉得自己机会不大,选择放弃或者改为支持他人。真正要争夺皇位的只有大阿哥胤禔、废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祯。后来,胤禔因野心太过暴露,被康熙皇帝终生圈禁。废太子胤礽再次被废黜后,康熙帝也将其终生圈禁并昭告天下永不再立,三阿哥胤祉主动退出,实际的竞争者只剩下胤禛、胤禩和胤祯。经过激烈的角逐,四阿哥胤禛胜出,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雍正即位后,为避名讳,其兄弟名字中“胤”均改为“允”。胤祯又因“祯”与“禛”字同音,改名“允禵”。同胞兄弟,却于帝位之争中对立,雍正登极后,允禵被幽禁,直至乾隆即位后才恢复自由。

在周维新看来,封建王朝的皇位争夺战中没有对与错,只有胜利和失败。雍正皇帝最后获得胜利,自然要将史书当中不利于自己的部分篡改增删。康熙五十四年玉牒很有可能记录了雍正没当皇帝时的一些重要禁忌,改动起来不便利,或者是不能悉数删改,所以被销毁,但是这只是推测。

(本文图片由省档案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