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学习时报》撰文认为,“完整内需体系”是嵌入国内经济大循环的一个新概念。关于内需的定位,应从“温饱型”需求转变到“品质型”需求,以生活品质提升为扩大内需的基准。
内需体系,归根结底,是人们生活的需求体系。过去主要是指温饱型的需求,有吃有穿有住;而在当前及今后,随着我国人均GDP不断提高,2020年已超过1万美元,基于生活品质的需求越来越大,要吃好、穿好、住好,还要环境好。这就意味着,人们对日常生活的需求不仅品质上在提高,范围上也在扩大,要求好山好水好空气,以及对各种社会基础设施、城乡公共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完整的内需体系既包括花自己钱形成的个人消费,还包括花政府钱形成的公共消费。当然,这离不开各种投资。随着人们追求生活品质的需求不断扩大,公共消费变得愈加重要,其份额也要相应扩增。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需要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形成合力。
扩大内需,不仅要有钱有收入,还要有合意的好商品。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持币待购,不构成现实需求,只是潜在需求。所以,培育内需,仅仅让人们的腰包鼓起来是远远不够的。如奶粉、马桶盖等日常生活用品,不少人都倾向于买洋货,更不用说高档商品。这不是内需的提升,而是内需的流失。要让潜在需求释放出来,变为现实的内需,供给至关重要。只有生产出合意的东西来,消费意愿变成行为,内需才算是真正形成。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看,新的需求是供给创造的。要做大做强内需,供给的灵活响应是关键。
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需要从供需两侧发力,市场和政府“两只手”都要硬。首先,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这是一项基础性的改革。土地、资金、电力、油气、运输、技术、知识产权、劳动力和数据等新旧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程度不够,是我国经济供给质量不高的直接原因,应作为当前经济改革的中心,重点推进。其次,强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从目前的4亿人扩大到“十四五”末期的8亿人,必须缩小低收入群体规模。低收入群体的形成,有先天的制度因素,如农民,与制度性的待遇不平等有直接关系。再如,现有的近3亿农民工,还不能完全享受同城待遇。在现有社会体制下,低收入群体存在固化的危险。要像脱贫攻坚一样,打一场以同城待遇平等化为核心的社会改革攻坚战。农民的市民化,不只是一个户籍问题,还涉及市民化的成本分担,应尽快形成一个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最后,重塑我国内需体系的空间形态。随着发展的主体空间形态日渐演变为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内需体系的空间形态也随之表现为以城市为主导。扩大内需战略要走城市化之路,形成新的内需空间形态。为此,需要城市化改革与市场化改革协同推进,加快人口的市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