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应用好用活“土秀才”

辽宁日报 2021年03月16日

杨少明

随着脱贫摘帽任务的全面完成,各地正加紧部署,落实由集中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构筑乡村人才基础,促进人才向乡村集聚,可以通过派出驻村工作队、选调“第一书记”等办法解燃眉之急。但从更长远的角度看,挖掘、培育并用好用活一批土生土长的能力强、技术硬、懂管理的“土秀才”尤为重要。

懂栽培的行家、善养殖的能人,抑或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庭农场主、农业经纪人……在农民眼中,他们是身边的能人、“秀才”。因为根在民间、长于乡土,他们对脚下的土地更熟悉,振兴乡村的愿望更强烈,示范、带动作用也更明显。因此,各地应创造条件,让这些“土秀才”走上前台,成为农民致富的“领头雁”、乡村振兴的主心骨。

建立识才机制,把“土秀才”队伍建起来。在广袤的山野村屯,“土秀才”散落在乡土的各个角落,他们身上没有高学历的光环,很多人“养在深闺人不识”,需要建立辨才识才的相关机制,让这些身上有本事、手里有绝活的乡土人才脱颖而出。可以通过实地调研、农民推荐、专家评估等措施,把“土秀才”遴选出来,对他们分门别类,建立地区“土秀才”大数据库,为乡村振兴做好人才储备。

实施提升工程,让“土秀才”能力强起来。“土秀才”的技能源自实践,多半是在长期劳作中自悟、自学而成。因此,他们掌握的技艺有可能不规范。各地可以通过开展常态化科技下乡服务活动,组织相关专家对“土秀才”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培训,帮他们增长科技知识,实现技能再提升,为乡村振兴夯实实用人才基础。

提供政策支持,把“土秀才”队伍用起来。要重视“土秀才”的带动效应,因人施策,让他们在乡村振兴中唱主角。对于有一定管理水平的,可以大胆起用,吸收到村、镇相关部门,促进他们在生产一线发挥引领作用。对于纯技术性人才,可以为他们搭建“传帮带”平台,发挥他们的日常示范指导作用,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对于有技术、有发展愿望但缺乏资金的“土秀才”,可考虑提供资金、项目、培训等支持,把他们“带头富、带领富”的潜能充分发掘出来,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突出力量。

乡村振兴,人才为先。用好用活“土秀才”,乡村人才队伍将活水不断,乡村振兴也将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