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版照片:上图为布达拉宫宫藏瓷器(资料照片)。下图为布达拉宫红山脚下文创体验店内的“莲花五蕴杯”文创瓷器(1月26日摄)。
古时入藏难,难于上青天。因此,在很长一段历史时间,流传在西藏的官窑古瓷并不被人知悉。直至20世纪80年代,研究人员首次发布萨迦寺藏有明宣德青花五彩瓷碗文图,西藏保存的国宝级官窑瓷器才被人关注。萨迦寺始建于公元1073年,素有“雪域敦煌”之美誉,仅官窑景瓷数量就达近2000件。
西藏自元代纳入中央政府行政管辖后,文化交融、民间交往愈加繁盛,大量元青花瓷器流入藏地。布达拉宫宫藏元代青花凤穿牡丹纹罐便是实证。
对最珍贵的“礼物”,一定有最智慧的方法加以保护。瓷罐里加土,种上麦子,让其发芽,形成加固;抑或专门为瓷器定制麻编、藤编、皮质、镂雕铜质、漆木等不同质地的套子,再同茶叶、丝绸等一起包裹,驮上马背。
景德镇御窑厂瓷器在与藏文化交流中,极大地融入了西藏的传统审美,出现了一批明显带有西藏传统文化元素及藏传佛教色彩的新器型,如多穆壶、僧帽壶等;装饰纹上出现了如吉祥八宝、方形莲瓣、藏梵字纹等。
至今,西藏古瓷总数已超万件,以景德镇明清时期官窑瓷器居多。
岁月留恋了青花,青花留住了历史。
“洁白无瑕的瓷碗,绘有吉祥八宝的图案,如此精美的瓷碗,又能何处觅得……”这首传唱度极高的民歌,道出了藏族百姓对瓷器的热爱。
图文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