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交汇期的宏伟擘画

——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到2021年全国两会
辽宁日报 2021年03月13日

新华社记者

2020年10月29日,人民大会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4个多月、127天之后——

2021年3月5日,人民大会堂,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根据这份建议编制、厚达142页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呈现在代表面前,提请大会审查。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决定批准这个规划纲要。

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到2021年全国两会,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汇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和意愿的规划纲要,成为开启新征程的行动纲领。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远见卓识和使命担当,擘画宏伟蓝图,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从五中全会到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统揽全局、引领航向,以宽广战略眼光和战略思考谋划未来蓝图,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成为亿万人民共同行动的纲领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我们党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中央全会。

全会审议通过的规划建议,描绘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绚烂图景,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宏伟擘画,纲举目张。

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学习贯彻这次全会精神,把建议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如何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如何将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和亿万人民的行动,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民族复兴前景。

从五中全会到全国两会,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

2021年开年,一个重要研讨班在中央党校举行。

190余名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集中于此,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为“关键少数”上了关键一课。

“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这三个“新”,是规划建议的逻辑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集中、系统的深入阐述。

总书记从理论和实际、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际相结合的高度,分析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深刻依据,阐述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新要求,阐明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攻方向。

怎样将规划建议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力”的新要求: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关键少数”需要发挥关键作用。以“三力”落实“三新”,领导干部才能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把握政治逻辑,观大势、谋全局、抓大事,才能坚持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沿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

十几天后,中央政治局就做好“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的重点工作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这是自上而下、全面推开的一场大学习。全会闭幕9天后,中央宣讲团在北京举行首场报告会,随后赴全国各地宣讲。

11天里,中央宣讲团作报告43场,举办各种形式的互动交流活动67场,直接听众4万多人,通过电视直播、网络转播等渠道间接收听收看2000多万人。(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