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亮相冬残奥会测试赛为起点

28名辽宁运动员冲击奥运领奖台

辽宁日报 2021年03月12日

本报记者 李 翔

日前,2022北京冬残奥会系列测试赛在北京、张家口各冬奥场馆相继进行,共有28名辽宁运动员参加测试赛,一年之后,他们将站在冬残奥会的舞台上,代表中国队力争佳绩。“目前备战北京冬残奥会的国家队里的辽宁运动员包括单板滑雪7人、越野滑雪7人、高山滑雪14人。加上教练、领滑员和打蜡师,一共是41人。”3月11日,在接受采访时,高山滑雪国家队体能教练、辽宁省残疾人服务中心体训中心高山滑雪队领队朱荣荣这样告诉记者。

据朱荣荣介绍,在这些辽宁运动员里,有实力向奖牌乃至金牌发起冲击的不乏其人,如单板滑雪项目的孙奇、武井松、庞乔镕,越野滑雪项目的毛忠武,高山滑雪项目的刘思彤、张海原等。尤其是曾在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获得女子回转第六名、大回转第九名的刘思彤,“刘思彤是唯一一个参加平昌冬残奥会高山滑雪坐姿比赛的中国选手,不仅是我们辽宁运动员中成绩最好的,在国家队里也是非常优秀的。”朱荣荣如此表示。

“提前一年来到冬残奥会比赛场地进行训练,适应场地,感觉特别棒!”第一次在北京冬残奥会的场地上比赛,刘思彤的兴奋溢于言表,“这里的雪道标准高、难度大,要想滑出好成绩肯定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滑行过程中,既要适应新的场地和技术动作,又要追求速度,所以磕磕碰碰比较正常。前几天摔了一跤,下巴磕肿了,但为了在北京冬残奥会上赛出佳绩,这点小伤都不算事。”

和残疾人运动员合作多年,朱荣荣对他们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有着非常深刻的感触,“在队伍组建初期,坐姿滑雪在国内是从来没有过的。他们面临的是没有器材、没有场地、没有教练的‘三无’局面,完全是从零开始,自己摸索。”朱荣荣说道,“残疾运动员参加高山滑雪,本身就不太方便,他们首先要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感,这就需要非常大的勇气,更不用说还要完美地完成动作。在这方面,我特别佩服我们的队员。比如说有一个特殊的器材,叫坐姿滑雪器,我们队里之前都没有人见过,谁也没法告诉他们怎么用,所以大家一开始用时非常笨拙,摔倒是经常的事。但经过几年的训练,现在我们的运动员已经运用自如,甚至达到人车合一的境界了。”

如今,冬残奥会的脚步日益临近,28名辽宁健儿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在家门口大显身手。朱荣荣告诉记者,辽宁健儿非常希望通过北京冬残奥会这个平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国争光。“我和运动员交流过,他们非常希望自己能站在冬残奥会的领奖台上,他们有这个冲劲,也有这个信心。”朱荣荣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