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份报告 三个时间 三段史实

满铁特务机关档案自证南京大屠杀

辽宁日报 2021年03月12日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1909年,大连满铁本社旧照。(资料片)

《满铁南京特务机关在南京活动情况的报告》中的一页

省档案馆藏《满铁南京特务机关在南京活动情况的报告》中的一页。编号1号,为机器打字、油印。记录满铁南京特务机关机构成员、工作时间和南京概况,是满铁“极秘”级别档案。

本报记者 朱忠鹤

核心提示

在辽宁省档案馆,收藏着一份该馆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份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档案。在这份由三部分报告组成的档案中,满铁的南京特务机关自己记录下了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文字。虽然这些报告没有直截了当地描述南京大屠杀的暴行,但却从侧面证明了南京大屠杀的存在,以及日军在南京城内犯下的滔天罪行。应该说,这份档案是日本侵略者的自供状,也是无可辩驳的日军侵华及屠杀中国百姓的确凿证据。

满铁特意成立“南京特务班”

南京大屠杀,惨绝人寰。

辽宁省档案馆收藏的一份特殊档案——《满铁南京特务机关在南京活动情况的报告》就是证明。它由三份报告组成,是曾经的“极秘”满铁档案。据介绍,这份档案是省档案馆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份与南京大屠杀有关的档案资料。

南京大屠杀,这一震惊世界的历史事件,与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开始全面侵华紧密关联。随着日军步步紧逼,上海失守后,南京成为国民党政府力保的重点城市。

然而,在南京保卫战中,国民党政府再一次失利,南京失守。自1937年12月起,日军在南京制造了长达6周、惨无人道且有预谋、有计划的大屠杀,遇难人数超过30万。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在南京陷入人间地狱之前,我国东北早已沦陷。日俄战争后,日本侵略者从俄国手中夺得了中东铁路南段(长春至大连)的经营权,1906年,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实则为股份公司的侵华机构正式成立(简称“满铁”)。

在满铁的注册资本金中,除了一部分源自日本政府外,还有一部分来自日本的皇室、贵族、官僚。在此后长达40年的时间里,“满铁”这个被研究者称为“强贼钻进中国肚皮建立起来的庞大而独特的侵略机构”,与日本关东军、关东州总督府共同组成了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三巨头”。

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满铁的身影均隐藏其间,这个机构因此而留下大量档案,这些档案成为日军侵华的累累罪证。

辽宁省政府参事、辽宁省档案馆原馆长赵焕林介绍说,1937 年日军全面侵华后,在这个大背景下,满铁成立了“北支事务局”,从事铁路接管、情报收集等活动,侵华触角再一次延展。

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占南京后,满铁立即派出多人组成南京特务机关,也就是南京特务班,这个组织进驻南京,协助日军的各种侵占活动。辽宁省档案馆藏的这份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档案,就是满铁南京特务班在1937年12月22日至1938年3月写的三份报告。

这三份报告书为16开纸大小,打字油印,在当时被满铁列为“极秘”文件。

虽然这三份报告仅是为了总结南京特务班的工程成绩,并没有直接提及南京大屠杀,但字里行间,还是能窥探当时大屠杀的概貌。

三份报告证明大屠杀的存在

赵焕林对报告进行过深入研究。他表示,虽然三份报告形成的时间不同,所报告内容也不同,但所佐证南京大屠杀存在这一事实却是一致的。

第一份报告形成于1938年1月21日。报告中说:“最初,数目达20万的难民,被以德国人拉贝鲁为会长的国际委员会收容。市中央西部地区被划定为难民区,粮食及其他生活品均由国际委员会配给。而皇军入城后,市内治安已明显恢复,宣抚工作也已见进展。一月元旦成立了以陶锡三为委员长的南京自治委员会,该会于1月5日从国际委员会手中接收了20万难民。”

赵焕林表示,第一份报告中说出了20万难民的数字,但实际上,日军入侵之前的南京城绝非20万人,那么,其他那些人去哪了呢?

赵焕林说,战争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审理日本战犯时,对此事下定论:“1937年12月13日晨,当日军进入该城时,所有的抵抗已经停止。日军士兵成群结队地沿街游荡,犯下了种种罪行……不分青红皂白地沿街杀戮中国男女老幼,顷刻之间,广场、街道和胡同到处尸横遍野,连幼女老妇也遭奸污,很多妇女遭到强奸后被杀死,而她们的肉体被肢解。日军士兵对商店和仓库抢劫后往往纵火焚烧……经过若干时日之后才清楚,这种烧杀是有计划进行的。”由此可见,更多南京百姓是被侵华日军残忍杀害了。

南京特务班的第二份报告形成于1938年2月底,在这份报告里,报告了伪自治会活动、遣散难民、对抗日人员镇压、街市清扫管理、尸体埋葬以及物资供应等情况。比如,第二份报告中说:“一月上旬以来,在特务机关指挥下连日涉足城内外掩埋死尸,截至二月末已埋葬的尸体约达5000具,成绩昭著。”

在1938年3月底形成的第三份报告中,同样涉及南京大屠杀中部分死难者的人数:“自进行尸体收容工作以来,已默默工作了三个月,其工作成果值得称赞。目前已用完全部资金,工作开始陷入困境。在城外各地还散搁着一些尸体,经过积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至3月15日止,已把城内1793具、城外29998具,共计31791具尸体收容在城外下关地区和上新河地区的指定地点。”

实际上,第三份报告中所涉及的尸体掩埋队,仅仅是当时众多收尸组织之一。由此可以推断,当时死难的百姓人数是多么庞大。

在第三份报告中,还这样写道:“每天需要卡车5-6辆,民工200-300名。”由此可见,当时大屠杀中有多少中国百姓惨遭日军杀害。

以“清除抗日分子”之名屠杀百姓

对于南京大屠杀,侵华日军给出的理由与借口是,清除“残败中国士兵和抗日分子”。在第二份报告中,这一骗人的谎言再次被重申:“确立治安的先决条件是搜查清除城内外的残败兵及抗日分子,因此,去年12月22日至本年1月5日间,协助中岛兵团进行盘查活动,清出了大约为4000名的残败兵和抗日分子。1月6日至2月25日间,特务机关得到天谷警备队的协助,又在城内外继续进行盘查,清出约500名。”

实际上,南京大屠杀主要发生在日军进城的最初6周,即1938年1月末,而第二份报告中所说的“继续进行盘查”则发生在1938年1月6日至2月25日这个时间段里,赵焕林说,战后经过核查,其实这些被盘查与杀害的都是手无寸铁的南京城百姓。

赵焕林分析认为,上述三份报告中的数字,只不过是日寇在3个月大屠杀中象征性的统计,日本侵略者不可能将自己的全部兽性都写在纸面上,继而留下罪证,但仅仅这些只言片语,就已经可以佐证日军当年在南京所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那么,这样一份历史档案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原来,辽宁省档案馆保存有与满铁相关的档案1.8万多卷,其中文书档案1.3万多卷。1992年,工作人员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卷档案,经认定,这是战后首次发现由侵略者自己形成的记载南京大屠杀的档案,这对揭露日军侵华罪行具有重要意义。

为有效保护并合理利用珍贵档案,由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吉林省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7家单位,对各馆所藏南京大屠杀档案进行整理与数字化,并创建数据库。2015年10月,省档案馆“南京大屠杀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证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本文照片除注明外由省档案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