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宁
提示
2021年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正式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在这一史诗般的壮举中,女性是一股巨大的力量。《中国扶贫故事》一书,就提供了样本表达。
贫困是个世界性的难题,造成贫困的原因千百种,贫困在不同语言中说法都不同,但是贫困的可怕面貌在全世界却完全相似——缺吃少穿、医疗教育落后、居住环境差、人不仅无法发展甚至生存困难。中国在脱贫攻坚的工作中,要做到“一个都不能少”,恰恰是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创造了奇迹。
《中国扶贫故事》是新华社2016年底开始策划的重点选题,众多记者深入一线到扶贫最前沿采写了大量真实而生动的故事,让扶贫数字背后的人鲜活起来,展现了曾经压在人们身上的赤贫彻底被掀翻、埋葬的过程。
这本书中涉及的地域广泛,民族多样;介绍的扶贫创举丰富而鲜活;从土壤里采写的故事,带着朴实的气息和顽强的生命力。虽然是宏大叙事,却有无数动人的细节,每一个故事里都有欢笑、泪水,有曾经的叹息,有今天的欢呼,主旋律故事里还有天马行空的惊喜和凡人小事的温馨。
必须提及的是,在每一个激动人心的扶贫故事里,都有女性的身影,她们曾经在贫困的大网下匍匐挣扎,但只要时代给她们机会,她们就成了反抗命运的坚韧而灵活的一股力量。扶贫工作中的女性,展现了中国女性在最困难的境遇里过人的智慧、果敢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她们可以跋涉出困境,她们并不是等待拯救的弱者,只要给她们机会,她们就是半边天。
女性常常是家务劳动的主要完成者,这一点在贫困地区的家庭中更加明显。在《中国扶贫故事》中,许多村落共同的特点就是男性外出打工,但收入微薄,而女性留在家里养育子女照顾老人,繁重的家务劳动,并不能改变贫困的生活窘境,女性普遍的感受就是无价值,无希望。
本书中有数个典型故事就是本来在家里只会缝缝补补,洗洗涮涮的女性,一直认为自己“没什么用”,一度以为只能依靠男性劳动力或政府的救济生活。扶贫工作恰恰是尊重了女性家务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让只能在家围着锅台转的女性,尊重自己的付出,真正体会了“获得感”。
在贫困地区的留守女性,一旦送到大城市进行简单的培训,她们就会成为养老机构中耐心的护工,家庭中可靠的家政服务人员,她们离开闭塞家庭,换个场景立刻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在大城市,家务劳动社会化的缺口是巨大的,职业女性走出家门,需要别人帮助她们料理家务照顾老小。山区里的女性,来到都市意识到勤劳朴实就是优势,经过培训做家务照顾老幼就是一技之长,同样是社会化分工的一部分,她们和自己的雇主一样,也在靠劳动养家糊口,也是财富的创造者。
平时在大多数家庭里被视而不见的家务劳动,在扶贫工作中,伴随着贫困地区女性的加入和角色转化,反过来给存在偏见的人们上了生动的一课,看不见的家务,也是同样可以创造价值的,同样值得尊重。
扶贫工作中,女性走出家门,来到外面的世界,不仅仅是赚取钞票,其实也是她们重新认知自己和了解自己的一次洗礼。
走出家门之后,并不是就此万事大吉。女性的特质,让家庭中的未成年子女总是对母亲更为依赖,她们作为慈爱的母亲、孝顺的女儿、贤惠的妻子安抚了家庭,养育了下一代,也支持了丈夫,但是却可能从此困于家庭,局限了她们在其他领域的创造力。这一切不仅发生在城市里的全职太太身上,也同样发生在贫困地区。
贫困地区更加缺少社会保障和相关服务,一旦家庭成员需要照顾,即使女性愿意走出家庭,创业就业,最后也只有放弃工作,重返家庭。
绕指柔的深情可以有百炼钢的意志。在《中国扶贫故事》的宏大叙事里,女性因为对家庭的眷恋、对美的敏感,在对贫困这场艰苦的斗争中,常常会迸发出惊人的力量和出其不意的创新。
贵州女红针线刺绣是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区女性日常的生活技能,她们的巧手为物质贫乏的家庭中增添了许多独一无二珍贵美丽的装饰。这些绣品一旦成为旅游商品和工艺品立刻身价不菲,但是手工艺品不能大规模制作,而且从生产地到销售地,如何让这手艺变现,走出深山又成了大山里女性的难题。
全国人大代表蔡群小时候因为贫穷辍学拾荒尝尽人间辛苦。她巧手做出的刺绣作品获了大奖,她意识到自己才能的价值。但是外出打工几年,一年赶回去一次的团聚,她年幼的女儿成了留守儿童,生了重病她都无法回去照顾。女儿长大了却也成了陌生人。一个母亲在努力奋斗,希望让家里摆脱贫困的同时却要忍受对家庭、对子女的巨大内疚感。蔡群的感受是许多贫困山区外出打工女性共同的经历——贫困逼她们背井离乡,亲情又让她们备受煎熬,一生奔波还要忍受骨肉分离的痛苦。
这些揪心的别离,让蔡群决心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她号召家乡姐妹,在家乡利用空闲时间集中刺绣蜡染,再趁赶集时卖给游客,虽然时间有限收入有限,但好歹能赚钱顾家两不耽误。
扶贫工作集中力量办大事,为女性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在扶贫计划的帮助下,蔡群的家乡通路、联网,给蔡群这样的女性改变创新奠定了基础。
正是想留在家人身边的强烈愿望,让蔡群决心探索网店模式——让大山里的绣品能通过互联网走出深山,而母亲们却可以留在孩子身边。
一群女性在两难中探索出新的道路,也得到了扶贫项目的支持。贵州启动“锦绣计划”促进民族手工艺者在家就业,就是为了改善老人空巢、儿童留守的乡村状况。
女性对家庭强烈的眷恋,让她们更愿意在身边挖掘潜力,在有限的资源里发现新的道路。
蔡群从一个拾荒女孩成长为全国人大代表,现实中贫困女性逆袭的故事远比大女主电视剧里的情节更艰辛也更动人。
像蔡群这样励志感人的故事,在《中国扶贫故事》里比比皆是,勤劳爽朗的“豆腐西施”石清香、“指尖的幸福”项目联络人陈琴、独龙族率先走街串巷做菜贩子的毕珍兰,命运没有厚待她们,但是,她们扎根在石头缝里也顽强地生长,寻找阳光,拼命地开花,长成一棵可以给人遮风挡雨的大树。
女性常被比作大地,因为她们孕育生命,滋养万物,在最贫瘠的地方也会竭尽全力支持生命生长,生命凋零时,她们又是安慰者包容者。《中国扶贫故事》里的女性,不是都市里光鲜的白领丽人,她们没有良好的背景和教育,她们从没听说过女性主义,她们只是想让家庭摆脱贫困的妻子,想让孩子不再受苦的母亲,想有美好未来的年轻女孩儿,她们只是怀揣着对幸福向往的一群女性,在战胜贫困的同时,她们也在独立中找到了自我,在自强中实现了价值,在奋斗中获得了自由。最终,这些曾经贫困的女性涓涓细流的故事汇成了万马奔腾的时代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