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辽宁日报 2021年03月09日

颜晓峰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在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锻造形成的伟大精神,精辟概括为“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脱贫攻坚精神意义重大、内涵深刻,不仅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精神,而且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强大力量。

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伟大精神

脱贫攻坚精神从中国特色反贫困伟大事业中孕育出来。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同贫困作斗争贯穿中华民族的历史。新中国的成立为摆脱贫困创造了根本政治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着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扶贫开发取得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人民以前所未有的意志、力度、规模、举措、效率,展开了一场足以成为人类减贫史、中国反贫困史鸿篇巨制的伟大攻坚,在迎来建党100周年的重要时刻取得了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走出了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成就了中国特色反贫困事业,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正是在这一伟大实践中,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孕育而成、璀璨夺目,成为伟大民族精神的又一瑰宝。

脱贫攻坚精神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精神结晶。脱贫攻坚精神从脱贫攻坚实践中体现出来、提炼出来,是脱贫攻坚实践的精神凝练。“上下同心”反映了党和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高度共识和统一意志,习近平总书记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群众鼓足了“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的干劲。“尽锐出战”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决态度和全力投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精准务实”反映了党和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坚持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不搞花拳绣腿,不搞繁文缛节,不做表面文章。“开拓创新”反映了干部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路转变和观念变革,开展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健康扶贫、消费扶贫,实行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攻坚克难”反映了中华民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强决心和顽强斗志,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不负人民”反映了百年大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赤子情怀和使命担当,构建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

脱贫攻坚精神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人间奇迹。我们党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支撑起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鼓舞着无数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赢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胜利。脱贫攻坚精神产生于实践,又引领着实践,对于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脱贫攻坚精神是创造人间奇迹的胜利密码。纵览古今、环顾全球,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几亿人脱贫。这一人间奇迹的创造,来自于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来自于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来自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等,这些特有优势在脱贫攻坚精神中都得到了浓缩、生动、具体的展现。脱贫攻坚精神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力量的精神纽带。广大扶贫干部爬过最高的山,走过最险的路,去过最偏远的村寨,住过最穷的人家,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广大脱贫群众增添了自立自强的信心勇气,激发了奋发向上的精气神,艰苦奋斗、苦干实干。脱贫攻坚精神是战胜困难、破除障碍、决战决胜的无穷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雪域高原、戈壁沙漠,还是悬崖绝壁、大石山区,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即使是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特大洪涝灾情,也丝毫没有动摇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

脱贫攻坚精神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脱贫攻坚精神形成于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从精神品质的渊源追溯,源自于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脱贫攻坚精神的精髓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鲜明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必须时不我待抓好脱贫攻坚工作。脱贫攻坚精神源自于中国人民意志品质。这种意志品质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群众身上表现得最为动人,李保国、张桂梅、黄大发、黄文秀、黄诗燕等同志,以及这次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都是中国人民意志品质鲜活生动的显现。脱贫攻坚精神源自于中华民族精神。中国人民在书写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创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进程中,培育出来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谱写的新篇章,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成功解决了困扰全球发展和治理的突出难题,究其根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脱贫攻坚精神的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集中体现爱国主义思想。爱国主义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了民族的精神高度和境界,是激励中国人民齐心协力、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巨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精神因素,是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旗帜。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聚力脱贫攻坚正是爱国主义思想的强烈反映。集中体现集体主义思想。集体主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要求。脱贫攻坚战坚持弘扬和衷共济、团结互助美德,营造全社会扶危济困的浓厚氛围,社会各界投身脱贫行动,形成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社会帮扶格局,思想底蕴正是集体主义。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看待摆脱贫困问题,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打赢脱贫攻坚战正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有力证明。

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又一次向世界充分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充分彰显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为中华儿女构建了永久的精神家园,为各族同胞提供了牢固的价值认同,为每个国人注入了强烈的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脱贫攻坚精神内含着改革开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精神基因,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充分彰显中国价值。中国价值集中体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贫攻坚不断激发全社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推动全社会在扶贫帮困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生动实践。千千万万的扶贫善举彰显了社会大爱,中国价值在脱贫攻坚中巩固深化。充分彰显中国力量。这个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力量,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举国同心,合力攻坚,党政军民学劲往一处使,东西南北中拧成一股绳。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一些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脱贫攻坚精神的底气就是中国力量。

在新征程中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再接再厉,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随即成为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主要任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更是要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积极有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但同时没有任何理由停下来歇歇脚、松口气,脱贫摘帽只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新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低收入人口在我国还占很大比重,欠发达地区的群众富起来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更是要求全党和全体人民艰苦奋斗、顽强奋斗,在新发展阶段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把脱贫攻坚战砥砺和积聚的精神力量用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事业之中。

接续奋斗,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宏愿。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胜利完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关键性贡献。2021年,我国乘势而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新中国成立后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宏愿和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开始了新的历史进军。在包括脱贫攻坚精神在内的伟大民族精神的鼓舞下,我们已经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同样,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更是要坚定信心决心,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奋力攀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高峰,倾情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史诗。

(作者为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