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图已绘就,你我怎么“拼”?

——从全国两会看“十四五”新图景
辽宁日报 2021年03月06日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5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这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5年规划。

未来,我们为之共同奋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什么样子?

五大类20项指标

“点亮”高质量发展主题

未设“十四五”经济增速具体数值!纲要草案这一安排,吸引海内外关注。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说:“这有利于引导各方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体现了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定力。”

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5大类20项指标,勾勒中国发展脉络。

“这些指标体现了新发展理念要求,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充分对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强调,目标值的设定和测算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同时也为应对不确定性预留了空间。“这些指标就像奋力一跳可以够到的高度,但必须奋力一跳。”

20项指标中,8项为约束性指标,覆盖绿色生态、安全保障、民生福祉,其中民生福祉类指标最多,涵盖就业、收入、养老、育幼等方面。

以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数字中国”加速奔跑

从追赶起步,向领跑奋进,我国正进入全球科技创新前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说,要关注基础研究和原创能力,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可控,挺进前沿领域,推动科技创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关键作用。

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代表关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产业升级的科技需求格外迫切,要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为突破口加速创新驱动。”

数字经济正成为大国经济竞争的制高点。纲要草案单独成篇,聚焦“数字中国”。

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10%,这让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代表倍感振奋。“大数据、人工智能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同时赋能社会治理、百姓生活,点亮‘数字中国’。”

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亮出新发展格局“施工图”

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体系的韧性和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纲要草案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规划了“施工图”。

今年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85.8%和238.5%。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代表说,要加快研发中高端产品,通过提升供给激发市场需求。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主动作为的战略选择。王一鸣委员认为,关键要畅通循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环节梗阻,让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全国两会前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发布。春秋航空董事长王煜委员说,春秋航空现有170多名外籍机长,依托国际开放枢纽这一新开放平台,将吸引全球更多资金和人才。

图文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