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公开课陪伴孩子成长

辽宁日报 2021年03月02日

赵乃林

上周末,一堂关于“唐宋八大家”的公开课在辽宁省博物馆推出,主讲人为正在这里热展的“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的策展人、省博物馆副馆长董宝厚。他结合展出的相关文物,讲述这些国宝背后的传奇故事,带领全省中小学生和广大网友走近“唐宋八大家”的文学世界。

这个展览在策展之初,就确定要抓住青少年的心,寻找适合他们的方式,讲述他们关注和渴求的内容,以期成为他们学习和思考的指南针。由此,主办方充分调查了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唐宋八大家”经典篇章,如韩愈《马说》《师说》、柳宗元《小石潭记》、欧阳修《醉翁亭记》、苏洵《六国论》、苏轼《赤壁赋》、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曾巩《墨池记》、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等,并联系文物展品选取,对这些篇章进行了恰当的剪裁和选取,以篇章、展品、故事相结合的方式来呈现“唐宋八大家”的文学成就、生平故事和思想情怀,力求吸引更多的青少年走进展厅。

展览开展至今已有3个月,统计表明,参观者达14万人,其中青少年为1.7万人。大批青少年走进博物馆,这里成为他们学习的“第二课堂”。现在,展期就要结束,中小学新学期即将开学,如何让更多的青少年特别是没能来馆参观的同学也能见到这些珍贵的展品,了解展品内在的魅力和价值,认识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省博物馆决定利用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面向网友特别是中小学生推出“唐宋八大家”公开课,打通校内与校外学习的壁垒,结合展出的书法、绘画、古籍、碑刻拓片等各类文物,充分运用互联网传播手段和数字影像技术,讲述“唐宋八大家”丰富的人生历程,帮助同学们近距离了解他们的文学、书法、绘画造诣,感知他们的丰富人生和思想魅力。

当前,一些展览过于学术化、专业化,不接地气,如果不能找到符合青少年特点的展示内容和表现手法,再好的展览内容也无法传达到他们的心里。为此,一些博物馆已不再拘泥于对文物和历史的刻板讲述,而是打破传统的传播方式,努力让形式更加灵动,线上与线下融合,虚拟与现实交错,甚至为青少年量身打造一些创意展览。

如省博物馆推出的“文·物——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展”,能够代表庙堂之高和生活之美的鼎、罍、爵、戈、砖瓦、砚、洗、炉、灯等各类文物,不失风度地过了一把“卖萌瘾”,以活泼可爱的文字、趣味盎然的创意活动,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前来观展。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等一些展馆还为中小学生提供做志愿讲解员的机会,让同学们在接受专业讲解员培训的过程中,不仅能认知和理解中华文明和历史知识,而且还要用自己的话讲出来,最终加入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这样的过程对青少年是一种挑战,却能让他们在历练中爱上传统文化、爱上科学、爱上博物馆;而博物馆在这一过程中,也以一种轻松活泼且更有效果的方式实现文化的传播和教育。

有人研究发现,诺贝尔奖得主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有童年时期的博物馆经历,这对点燃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热情很有帮助。据悉,在法国,介绍博物馆新展的书籍通常分为两个版本,除普通版本之外,还有少年版,翻开书籍,文字简洁明了,有许多启发式的提问。法国很多学校根据教学大纲涉及的知识点,组织学生到各类场馆学习观摩,每星期给中小学生1小时“公民素质教育”课,把属于历史课和地理课的一部分改到附近博物馆参观。美国史密森博物馆也尝试为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的学生量身打造多种形式的参观模式,甚至专门设有儿童博物厅,让孩子亲手触摸仿真的文物或标本。这些举措无疑使得博物馆不再冰冷,其特有的温暖和关怀,更加贴近青少年的心灵。

“唐宋八大家”公开课的意义也在于更加贴近青少年的心灵,陪伴他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