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鉴欧阳修、苏轼的书法

文以养墨 文墨同辉

辽宁日报 2021年02月26日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欧阳氏谱图序稿》

《夜宿中书东阁》七律诗

北宋 欧阳修行书《谱图序稿并诗》

北宋 范宽《溪山行旅图》

宋拓 苏轼楷书《欧阳修醉翁亭记》

本报记者 凌 鹤

提示TISHI

“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仍在热展中,本报的系列解读,让广大读者深入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这些知识化为文化养分滋养自己。本期解读的欧阳修行书《谱图序稿并诗》和宋拓苏轼楷书《欧阳修醉翁亭记》为展览中的重点展品,读者可以透过书作一观大师的精神世界。

欧阳修:熟之能精、精能入妙

“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展出了欧阳修行书《谱图序稿并诗》,引起极大关注。此件文物为纸本行书手卷,纵30.5厘米、横66.2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由《欧阳氏谱图序稿》《夜宿中书东阁》两稿组成,后有南宋周必大、元代张雨等人题跋。从体例来看,二稿均为手札一类的日用书写,真实反映了作者的笔墨修养及审美意趣。

《欧阳氏谱图序稿》是欧阳修所作族谱序文,约作于至和二年(1055年)至嘉祐四年(1059年)之间。《夜宿中书东阁》是作于嘉祐八年(1063年)的一首七言律诗,对仗工整,格律清晰。南宋时为周必大所藏,元代为欧阳修六世孙欧阳耐轩、八世孙欧阳彦珍递藏,清嘉庆年间进入内府收藏,经《石渠宝笈三编》著录。此卷书法通篇随意轻松,流畅自由,虽多有涂改、增删,却毫无故作之意。

沈阳市书协副主席、书法家董晓祺分析道,此卷书写状态轻松自然,但不失法度,提按分明,使转有度,起笔、收笔沉着而富有变化,藏、露并用,表明作者在文字书写上训练有素。此卷结体宽博端庄,笔致细腻清新,字体在行、楷之间,表明作者严谨大度、从容自信的性格特征。就书法审美而言,此卷意趣显然胎息于颜真卿,造型属“平画宽结”一类,笔力外拓,以圆笔为主,行笔苍中见润,颇有颜氏“三稿”旨趣,精而能妙,深得颜体之真谛。

若将此卷前后稿作以比较,显然前者优于后者。前者字小,属于日常书写范畴,因而笔法精熟,行间气息顺畅,文思与运笔节奏浑然天成,似乎更加得心应手。后者字大如钱,行笔多了一些迟涩、凝重的意味,可以看出在斟词酌句,推敲再三。与前面文稿相比,笔调过于理性、迟疑,倒是诗稿最后两行小字“夜宿中书东阁”与“攻字同韵否”显得轻松活泼。当然,欧阳修小字优于大字的主要原因还在于“精熟”二字。众所周知,欧阳修一生著述宏富,对于案头文书的精熟不言而喻,因此大字略逊一筹自是情理之中。熟之能精、精能入妙则是欧阳修此卷书法的可贵之处。

宋代艺术灿烂辉煌,书家辈出。蔡襄、苏轼、米芾、黄庭坚,被誉为“宋四家”,美名与作品千古流传。读者可能不知道的是,在“宋四家”未得盛名前,欧阳修的书法成就已很突出,只因其文名太盛,书名为之所掩。

欧阳修酷爱书艺,终生临创不辍。4岁时,母亲教他画沙学字,平时一见纸笔就练字,自称“余每见笔辄书”。他临习唐代书法家欧阳询、颜真卿、李邕、怀素等人的作品。学楷书、草书。自言:“只日学草书,双日学真(楷)书。真书兼行,草书兼楷,十年不倦,当得其名。”又在《学书消夏》中写道:“自少喜事多矣,中年以来,渐渐废去,或厌而不为,或好之未厌,力有不能而止者。其有愈久益深,而尤不厌者,书也。”

苏东坡曾评述欧阳修的书法特色:“用笔精谨,点画之间,一丝不茍,充分反映他重视法度的风格特色。用尖笔干墨作方阔字,神采秀发,膏润无穷,后人观之,如见其清眸丰颊,进趋晔如也。”这段话不但指出欧阳修的书法面貌,也同时赞誉了他的仪表风范,真是“书如其人”。

学书很难,欧阳修不改初心,下大气力,持之以恒,终有所成。

苏轼:我书意造本无法

在“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中展出的宋拓苏轼楷书《欧阳修醉翁亭记》,为纸本墨拓楷书、册页装,辽宁省博物馆藏。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意境优美的传世文学经典。初刻碑石字小刻浅,苏轼在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以大字楷法重书,刻石立碑于醉翁亭。书法风骨峻朗,气韵淳厚,是其楷书代表作品。后来《醉翁亭记》原石被铲毁,明朝宣德年间重刻,但气格逊于原石。

此拓本为罗振玉旧藏,缺字34个,以双钩法补全。罗振玉认定为宋拓,有学者认为可能是明拓。

书法家、教授王宪增谈道,苏轼的书法重在写“意”,走自己的路。“苏门四学士”之一黄庭坚谓“其书姿媚,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气韵,可以说是他书法的最大特点。明董其昌盛赞他“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故世称苏轼的书法之美“妙在藏锋”“淳古劲道”“体度庄安、气象雍容”,是“气势欹倾而神气横溢”的大家风度,而他的书论更加精辟,成为后世楷模。

苏轼因元祐党人案受牵连,书法作品被大量销毁。传世苏轼书法真迹近30件,楷书极少,从拓本《醉翁亭记》可看出其楷书与严谨的唐楷不同,不仅字形多欹侧而向左倾斜,且笔法自然不拘、多带行书意。有人说,他的书法腕著而笔卧,故左秀而右枯。黄庭坚为之辩白,认为这是以“翰林侍书之绳墨尺度”来对比的。也就是说,苏轼并不强调书法的严谨法度,即便楷书也是如此。从墨迹上看,苏轼并非“卧笔”,不过是执笔稍偏下,依然运笔中锋,故有笔圆韵胜之姿。清代顾文彬书评“东坡尺牍狎书,姿态横生,不矜而妍,不束而严,不轶而豪”。苏轼不计较书法的工拙、丑妍的得失,在学术的创作上取得了最大的自由,因而成为北宋的书法大家。

苏轼在谈到自己的书法时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正是这种注重书法的表现形式,努力丰富各种对比关系,追求意趣的书法风格取向,影响了他身后的每一代人。

手记

中国山水画 离不开三要素

本报记者 凌 鹤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最重要的表现形式,被称为第一大画科,亦是最能表达中国文化与精神的艺术语言。

中国山水画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萌芽,隋唐时期进一步发展成熟,形成独立的画种,宋朝时期达到艺术高峰,元明清各代均有建树,名家辈出,佳作荟萃,蔚为壮观。

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与欣赏离不开三要素。

笔墨设色的功力。以书入画是中国画的独特要素。骨法用笔、书意与画意融合,体现自古以来“书画同源”的论述。以书入画,一方面是以书法的用笔之道,增强笔墨线条的艺术表现力和生命力;另一方面是以题诗、题字、落款来呼应,提升绘画的美感。

设色是指丹青的妙用。虚实相生、浓淡相宜、点到即止、焦墨留白等艺术手法的选择与驾驭。笔墨设色功力是重要的基础。

意境的营造。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标准以富有意境为高。意境是指山水画所创造的境界,主张以表意为核心,强调表现意造境生,表达“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山水画创造的意境不仅是优美的自然景色,更多的是诠释画家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一份超脱于凡俗的心灵寄托。

如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描绘高山突兀飞临,瘦石嶙峋、巨森如盖,造物之奇实在是难以穷尽。天地静美,静美中又自有绚烂的色彩、蓬勃的力量。观《溪山行旅图》让你敞开心扉,山水步入胸怀,涤荡思想。

又如北宋郭熙《早春图》,以全景式高远、平远、深远相结合的构图,表现初春时北方高山大壑的雄伟气势,渲染出画面宁谧又生机勃勃的氛围。情趣盎然地为观者营造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境界。

文化背景的展现。中国山水画主旨为通过山水体现画家的精神诉求,是其人生态度的表达。这种诉求与表达正是文化背景的彰显。山水画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的传统哲学密不可分,尤其是道家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精神主张,体现得尤为鲜明。山水与人成为和谐统一的审美组成,共同构建于绘画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观者自然进入画面的情境,体味“观天地,俯万物”“胜物而不伤”的艺术精神。中国传统哲学这一大的文化背景时刻体现在中国山水画中,使其具有深刻的思想、情怀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