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遇见高人

辽宁日报 2021年02月22日

《我的朋友阿波罗》

《沽酌集》

《羊道》

丁春凌

灵魂三问。

上班的都走了?上学的也走了?

时间流逝,是不是比你以为的要快?

《羊道》

“就地过年”的日子里,哪也不能去,翻出了新疆作家李娟的《羊道》。

郁达夫说的没错,旅行总是好的。世界那么大,谁不想去看看?20年前,看陈丹燕的旅行散记,就总是想,有那么一天,自己也能够东游西荡,穿行大地。

不过,非虚构的《羊道》说的不是旅行,应该叫苦行。

2007年,李娟跟着哈萨克牧民扎克拜妈妈一家,顺从家里既有的生活秩序进入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牧场。每天烧茶、做饭、去很远的地方背水,实实在在地游牧了小半年。

《羊道》三本书,按时间顺序为《春牧场》《前山夏牧场》《深山夏牧场》。从文字中,可以看出,最初,李娟对牧羊人一家大男孩斯胡马力、少女卡西他们有节制的生活方式是充满着赞美的,但是,随着一次次的迁徙转场(牧人搬家),李娟放弃了判断和驾驭,只剩下诚实的描述。

因为,滤去游牧生活的荒寒,赞美就是一种矫情。

最大的感触是,李娟的文字没有取巧和猎奇,有的只是随意,以及和文字一起升腾起来的暖意。她写卡西,写星空,写风沙,写羊,写骆驼,写狗,又苦又累又冷又艰辛的游牧生活,自然而然。

更高级的是,李娟在讲述中,想让我们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可以有N种,哪怕选的是痛苦的,只要能坦然接受,就行。

《沽酌集》

这是止庵的一本随笔集,并不是新书,收录文章54篇,写的都是和读书有关的内容。

书名“沽酌”意为沽酒自酌,自己买酒自己喝,用来说买书读书的那种纯粹简单、自得其乐。

止庵谈读书,不就书论书,而是宕开,由此寻个由头,结合他的阅历说些自己想说的话。晓畅中藏着深,声调不高,态度也不见激愤,颇有夫子之道的快意。

书里提到了很多人,比如鲁迅、周作人、刘半农、废名、张爱玲,说得最多的是张爱玲。其实,止庵并没见过张爱玲,只是读过她的书。

止庵说,在他眼里,张爱玲是个高人,是个明白人。

说到读书有什么意义,学医出身的止庵认为,我们接受的教育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但是这三种不够,还缺少一种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是通过阅读来完成的——读书使我成为了我。

《我的朋友阿波罗》

阿波罗是书里一条狗的名字,是个大丹犬。书里讲的是“我”的挚爱好友去世后,给“我”留下了阿波罗,这条狗年龄已经很大了,没人收养,不久也会死掉。主人自杀后,阿波罗已经不再抱任何希望能够再见到它的主人,它不闹,不哭,但是种种迹象表明阿波罗真的会崩溃。

小说多条支线并进,作为一名写作班的老师,在与大丹犬作伴的时间里,“我”和阿波罗慢慢生出了互相的牵绊,也逐渐发现与男主“暧昧”的过程,没有想象的那样美好——关掉学术圈的滤镜,这段关系其实很“残忍”。

小说贯穿着一种幽默感,以及关于自杀、宠物、女性创伤、婚姻伦理的尖锐思考。阅读小说的过程,有种智识上的愉悦。

哦,对了,小说翻转的结尾,没料到。

看完这本《我的朋友阿波罗》,我仔细翻看了下作者西格丽德·努涅斯的介绍: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生于1951年,父亲是中国、巴拿马混血,母亲是德国人。西格丽德·努涅斯曾经给苏珊·桑塔格当过助手,并以《永远的苏珊》为文坛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