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赵孟頫《归去来辞》卷——

往复中见传统 灵动间富意趣

辽宁日报 2021年02月22日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赵孟頫行书欧阳修《秋声赋》

左为赵孟頫书《奉别帖》局部,可与《归去来辞》《秋声赋》对比欣赏

《归去来辞》卷首附有赵孟頫弟弟题记和陶渊明画像

元 赵孟頫 《归去来辞》卷

题款释文: “罢钓归来宿雨收,一溪绿水照清秋。诗情只在斜阳里,莫向云山深处求。” “倪云林云,僕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质之中文同志,以为然否?癸亥初春范敬宜灯下漫笔。” 范敬宜画作

本报记者 凌 鹤

提示TISHI

辽宁省博物馆正在展出的“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在春节期间又迎来观展热潮。其文化意义随着各界人士对展览的层层解析,逐步加深了观众对珍贵文物的全方位了解,提升了艺术品位与文化涵养。本期为读者解读辽宁省博物馆藏赵孟頫《归去来辞》卷。此卷艺术价值和人生哲学值得品味。

艺术表现与心境融合

赵孟頫是书法史上罕见的全才,为诸体皆善的大家。他以师法晋唐为旗帜,力追“二王”风范,托古改制,扭转元初书坛颓势。在他的努力下,古法得以延续和发扬,为实至名归的元代书坛领袖。

辽博展出的赵孟頫行书《归去来辞》横146.2厘米、纵24厘米,卷首有陶渊明像和题记。此卷通篇工整严谨,法度深严又不失清丽婉转。

赵孟頫对《归去来兮辞》非常偏爱,数次书写。原因在于所书文学作品的文意、文风和书法家的情性、书风异质同构,契合其审美情趣与心境。赵孟頫以宋宗室身份入朝为官的30年中,从未停止对辞官回乡的渴望。这一点可以从他的诗作、绘画与书法题材中看出,只不过因不同时期境遇和心境的差异,其艺术表现有所不同。《归去来辞》卷是其人生理想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特定心态与情境下,书法家往往选择特定的题材表达情结。书法创作重气势,在书写过程中,文学作品的内容与文意对书法的执笔、章法、气韵产生影响,启发、激发书法家的情感。《归去来辞》卷全文灵动脱俗,其整体气脉与赵孟頫书风相得益彰,相映生辉。西晋文学家、书法家陆机《文赋》有言:“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是说书写者对内容的文意达到互感之境时,书写便情如泉涌,一气呵成,不仅在书法创作的过程中有酣畅淋漓之感,心灵也会获得舒展和愉悦。

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在《文字论》中亦说:“字之与书,理亦归一,因文为用,相须而成。”

深得“二王”真传

沈阳市书协副主席、书法家董晓祺认为,《归去来辞》卷用笔娴熟,起笔藏露锋交错,收笔锐钝有致,深得“二王”真传。书法作品虽无确切年款,但纵观全卷,遒劲姿媚,一气呵成,可初步断定是其50岁后所作。全卷以行书为主,间以草法,整篇生动、凝练。用笔珠圆玉润,婉转流美,神气充足。运笔及间架明显师法“王氏兰亭”及《圣教序》,精致清新,又姿态矫健。其平和、静朗的书作意境,表现出书家“圆融无碍”的人生意趣,且能一以贯之技精意舒的恬适心态。行笔轻捷,腾折自如,结字轻巧灵动,天趣洋溢;行气章法飘飘欲仙,字逸而神飞又不失诗意。前后数百字,无一懈笔,体现作者当时“笔落惊风雨”的气概及深厚的书法功底。

此卷是赵孟頫已达炉火纯青境界的行书向挺拔刚健方向转变的代表作之一,尤其在挺拔中仍见婀娜风姿,可说是将各家之长熔于一炉,将个人风格提高到了新的高度。通篇流淌着灵逸洒脱、飘飘然如行云流水又不失整饬和谐的韵律,实为后世研习的典范。

不激不厉质朴灵动

美术硕士、书画家万弘巍认为,纵观赵书,真、草、隶、篆无不精熟,其传世之作以楷、行、草为多,亦以行草最为著名。此帧作品,较之早期书作,则更为自信稳健。比如《奉别帖》为其38岁时所书,彼时其用笔锋芒外露,行笔迅疾。书风“重意而不重形”,重通篇之气韵而弱化单个字之形质及平面构成关系。这幅《归去来辞》卷在书写上则更重通篇之严整,在单个字处理上,已形成相对稳定的结字方法,对形式美的理解与实践也日臻成熟。如《奉别帖》中“事”字的写法,最后一笔不假思索,随意而行,随势而下,符合通篇之势,但于其字本身却显重心不稳。单独观之,不免有草率之嫌。而《归去来辞》卷中的“事”字,则充分运用了“均衡不对称”法则,使之左右形象既有对比又不失稳定,完美处理了局部的不均衡与总体平衡的关系,使字形稳重而不失活泼,端然而不乏变化。

纵观全篇可以看出,在稳中求险、静中求动,在运动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是赵孟頫晚年的艺术追求。而字的统一性是他的艺术标准与追求目标。而如何在统一中寻求活泼的美感,则是他艺术钻研方向的独特法门。他宗法“二王”,尽得其用笔、结字之法,又加以整理,在仙逸之态外代之以严整规范,独具风貌。通览此篇,可见其对“变化统一”的书写美感的把握,非多字同形,笔画同规。在笔法、墨法及结字上,遵循着美的基本规律,在节奏与韵律上,不激不厉——在看似平淡的布局中安排了极为适当的“出人意料”,使人感觉不疲乏、不惊心,给人心平气和、如沐春风之惬意。

赵孟頫提倡遵古,守古法并力行实践。与苏轼、米芾相比,他少了一些野逸与随性,选择了一条朴素的艺术之路,即将字写得俊美而不失变化,稳重而不乏动感。作为一位优秀的画家,他对平面构成及节奏韵律的理解比他人深刻,而这种能力在书写上被他发挥到极致。

万弘巍说,赵孟頫或因其生命中多次有着“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的感叹,又或书至“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时不禁涕下的伤怀。作为文人,他有着归守田园的理想,憧憬自然美好的生活,又身处宦海。在这种矛盾心情中,他在书法上想寻找一种规范状态下又不失自由与变化的理想美便不难理解了,正是其生活理想在艺术追求上的折射,于是他摒弃唐宋,直追魏晋,在“二王”的法度中不断揣摩,最后达成了自己心理上的一种理想状态。或许这种艺术上的追求,便是他对陶渊明“乐夫天命复奚疑”的人生态度的实践解读。

随笔

诗情画意忆故人

崔中文

1975年,我在《辽宁日报》农村部当编辑。

一天,在挑选来稿时,忽然发现一篇来稿字迹清秀,主题思想突出,条理分明,叙事简练,几乎不用改动就可直接发稿。这在当时遍地通讯员的时代,简直是不可想象。稿件落款是“建昌县农业组范敬宜”,我赶紧电话联系。从此,我们配合默契,遂成莫逆之交。

1983年春,时任《辽宁日报》副总编的范敬宜外出采访时,因火车出轨造成骨折在家里养伤。某个星期日,我去看他。他对我说:“我在家闲着无聊,给你画张画吧。”我疑惑地问:“你会画画?”他笑着拿出一本装裱古朴精致的绘画册页,讲述了一段他青少年时期学习绘画的故事。

范敬宜出身世家,为范仲淹的28世孙。他自幼对诗、书、画都很敏悟,受过当时文史哲方面杰出学者的指导,师从“吴门画派”的名家樊伯炎,深得吴门真传。

范敬宜指着手中的册页说:“这是我当时临摹石涛的一本习作。”他讲道,为了鉴定一下自己的水平,就去找当时上海一位很有名气的大画家品评。这位画家随意翻了翻,便拿起毛笔在册页封面上题写了“石涛早期作品”6个字。范敬宜赶紧说,这是我临摹的作品。大画家颇为尴尬,但马上机敏地又拿起笔,在刚刚题写的名头下又加了一行小字“范世兄敬宜临摹”。

于是,对范敬宜的艺术成长史,我肃然起敬。

一周后,范敬宜便把这幅水墨山水画交给了我。我用了月工资的1/5拿去装裱,珍藏至今。

(注:范敬宜于1993年任《人民日报》总编辑,1998年起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0年11月13日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7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