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密码》网上热传

给留辽过年的务工者吟一首诗

辽宁日报 2021年02月10日

本报记者 赵乃林

“你那张攥出了汗渍的车票/揉搓着归心似箭/你翻看日历时窃笑的眼神/回放着爆竹飞花的斑斓/你时不时拱动的舌尖/回味着妈妈端来的年夜饭……”在牛年除夕即将到来的时候,一首被制成m4a的诗朗诵《除夕密码》开始在沈阳众多的公众号上流传。

今年的春节因疫情防控需要,有些外来务工者要留辽过年。他们可能是装修工、环卫工,可能是商场的营业员、饭店的服务员,还可能是外卖小哥、汽车维修工。在作家商国华心里,这些务工者是一个值得尊敬的群体。如何让他们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也是社会应当关注的。于是,他开始提笔创作诗歌《除夕密码》,感谢这些过年不回家的异乡人。

商国华从部队复员后,一直在沈阳市铁西区工作,现任铁西区文联主席。他以作家的敏锐以及责任担当,注视着这片热土,积极投身工业题材文学创作,运用多种文学体裁展现铁西区工业发展历程。商国华注视着外来务工者的生存状态,他们的艰辛、苦恼、憧憬与快乐始终牵动着他的心。20年前,商国华写过一首诗歌《打工仔的月亮》,诗中写道:“归乡团聚的梦/却一次次复印成空/打工仔的月亮/一半在天涯/一半在家乡/天上有多少星光/地上就有多少张望……”这些年,他看到周边很多当初只身来到沈阳的打工仔通过创业、拼搏,已脱贫致富成了小老板,并带领更多的人脱贫致富,由此触动他再度为他们创作了这首《除夕密码》。

商国华说,春节来了,谁不想跨越千山万水归乡过年?受疫情影响,很多人不能返乡。让人充满敬意的是,这些务工者既留之,则安之,让人看到了他们的敦厚善良,爱家、爱国的情怀。过年团圆是一种传统,团圆就是除夕的最基本的密码,怀揣深情和感动,他又写道:“归家团聚也好/视频遥祝也罢/祝福爹妈身子骨平安/就是除夕密码的全部内涵”,以此表达儿女对父母的孝心,也承载着中国传统最深刻的美好祝愿和文化基因。

《除夕密码》写好后,商国华立马发给了他的老友王余昌。10年前商国华创作的诗话情景剧《我们走在大路上》,王余昌就在剧中扮演主人公老铁师傅。71岁的王余昌,是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多年来,他以革命英烈事迹为主线创作诗歌,用声音塑造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革命者形象。当时,王余昌正在医院照顾病重的老伴儿,读过这首诗后非常感动,就早早地起来在医院走廊一个安静的地方把这首诗朗诵出来,用手机和随身听录下。连续朗诵两遍,直到满意才将录音发给商国华。

诗朗诵《除夕密码》m4a上线后,被多家微信公众号转发,感动了无数网友,被誉为是一首应时、接地气、充满浓浓思乡情的好作品,朗诵者的情感完全融入作者的情感之中,在《春节序曲》音乐的衬托下,感恩更感人。有人留言,“温暖乡情,浓烈年味,中国旋律,时代赞歌”。

商国华说,相隔20年,他创作的《打工仔的月亮》和《除夕密码》姊妹篇,从中折射出外来务工者生活状况及人生命运的改变,但不变的是他们对家乡的眷恋、对父母的思念、对祖国的热爱,他们也是我们这个时代值得赞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