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担当

辽宁日报 2021年02月07日

徐 健

新冠肺炎疫情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巨大挑战,该如何面对疫情,对大学生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向他们传递些什么、解读些什么、树立些什么,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提炼。结合疫情防控实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应在如下几个方面有所侧重,承担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

明辨是非、澄清事实,帮助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加上各种虚假信息、错误观点,以及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有意抹黑等,给广大社会成员,特别是不谙世事、阅历较少的大学生群体,带来不小影响。因此,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大学生理性、客观、准确地看待各种突发事件、新闻、信息,引导其有效分析是非曲直,看清其背后隐藏的目的,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看到其内在的实质和根本,分清主流和支流,明辨正确与错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求真,揭示和阐释疫情防控期间的种种问题,深度探究种种社会事件的实质和发展趋势,唯有明辨是非、澄清事实,才能够引导大学生进一步增强理性思考和主见。“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的思想精髓、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所体现出来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广大学生真切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强大而有力的分析能力、洞察能力、指导能力,能够拨开种种迷雾,看透事件的实质,分清各种有意的歪曲和误导。当广大学生能够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够真切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理性力量的时候,他们就不会盲从,就会非常坚定,进而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视为自己有力的思想武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培育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其真正体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效作用。

树立信念、坚定信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疫情面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不计成本,不计投入,举全国之力集中驰援疫区,真正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巨大优势。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在最危险、最危急、最困难的时候,向广大学生深度阐释没有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强保障,中国的抗疫斗争是不可能取得当前这种良好效果的。我们可以参看世界各国抗疫的实际情况,对比中国疫情控制的有效成果,在真实而有力的具体事实面前,增强广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心,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信念。要让广大学生看到有那么多医务人员夜以继日、不怕牺牲,有那么多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攻坚克难,有那么多普通群众投身志愿服务……我们万众一心、团结协作、众志成城,中华民族形成了空前的凝聚力,中国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合力。这一切都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领导,都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突出主流,抓住根本,用好这些生动的教材,明确党的领导的重大作用,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使广大学生形成对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信仰。

努力前行、实践奋斗,在具体的学习、生活以及未来实践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终要落实到广大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以及人生实践之中。特别是当前受疫情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采取线上授课方式,无疑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在实际效果中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精细、精深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仅是上传下达、信息传输、沟通交流,而且应是沁人心脾、涤荡灵魂、震撼心灵、启迪思想,真正吸引广大学生的注意力,打动广大学生的情感,真实走进学生思想和心灵深处。要深度培养广大学生高度的自觉和自律,引导其密切关注时事,安排好每天的学习,有意识地提升学习能力。引导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唯有学习和奋斗,才是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最大的责任和贡献。引导广大学生深刻感悟“十年磨一剑”的道理,唯有不懈坚持、持续努力、不断前行,终有一天,凭真才实学就一定能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引导广大学生脚踏实地去做,在默默无闻中全方位培养自身能力和素养,耐得住寂寞,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努力前行、实践奋斗,用自己每一天都在增加的知识来积淀自己、武装自己。切记,疫情面前,当代大学生决不是旁观者、无所事事者,更不应是盲目跟随者、不辨真相者。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材,应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责任所在。

(作者系大连海事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