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狄文君
“天冷,多吃点儿!”2月2日一大早,铁岭市昌图县七家子镇二河村村民李玉玲就抱着一筐粉碎的秸秆来到牛圈。“这头小牛犊出生刚一个月,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算上这头牛宝宝,我家已经有7头牛啦!”看着可爱的小牛犊,李玉玲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可就在前几年,李玉玲还是满脸愁云,丈夫患病卧床,俩孩子读书,家庭重担全压在她一人身上。“多亏党的扶贫政策好,孩子上学免学杂费、给助学贷款,丈夫治病有新农合。去年儿子毕业工作了,女儿也上了大学。这两年,我家还跟着陈书记养起了‘发财牛’,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李玉玲说。
李玉玲所说的“陈书记”,是二河村党支部书记陈继才。今年44岁的陈继才做过花生经纪人,很早就凭勤劳的双手走上了致富路。他说:“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真的富。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大家富起来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2012年,陈继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将目光瞄向村里得天独厚的玉米秸秆资源。
“村民大多有养牛的传统,但因不懂技术,引进的牛种不好,收入并不高。”陈继才回忆说,当时他心里特别着急。于是,陈继才到外地学习养牛技术。在镇里的帮助下,他利用上级壮大村集体财政奖补资金和产业扶贫资金,采取“村社合一”方式,成立了二河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统一进行技术指导、统一销售渠道、统一引进种牛,带领村民养牛致富。
为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村里成立了3个党员养殖责任区。针对村民养牛缺少资金的难题,村里积极引导养殖户增强诚信意识,帮每户村民申请到5万元至10万元养牛信用贷款。目前,全村85%以上的村民搞起了黄牛养殖。
“去年,全村出栏黄牛2000余头,仅此一项,人均就增收7300多元,合作社还给贫困户分红15万元。”李玉玲高兴地说,“这几年肉牛行情看好,现在我们村家家户户都有两三头牛,哪家一年都能收入两三万元。咱二河村百姓的好日子来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