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标准高 丰收底气足

辽宁日报 2021年01月22日

单小书  本报记者  周  明  崔振波

“现在种地可省事了,旱能浇、涝能排,有了高标准农田,丰收不再靠天。”1月20日,提起自家的农田,清原满族自治县夏家堡镇小孤家村北崴子组水稻种植大户侯长生一脸喜悦。2019年以来,抚顺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中,夜以继日工作,努力做好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输配电、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等一系列工程,全市呈现出一幅“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新画卷。

2019年至2020年,抚顺市投资4.43亿元重点开发建设了37个高标准农田项目,共涉及26个乡镇131个行政村,面积达34.09万亩。抚顺市农业农村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通过2019年至2020年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实施,预计抚顺市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809万公斤、其他农产品338万公斤,项目区农民年增加收入总额达6800余万元。

高标准农田建设,关系国家粮食安全。抚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将其纳入乡村振兴重大基础工程督查考核范畴,实行定期调度和专项督查。抚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汇报,市政府每季度组织召开市级重大固投项目进展调度会,部署推进工作开展。

按照抚顺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出台的《抚顺市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管理细则》,确定了市县、市区配套承担比例,确保市级配套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同时,建立了市级联席会议制度、专家评审制度以及全面综合验收制度,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全市当前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要求的新制度体系。

抚顺市位于我省东部山区,针对大部分耕地土壤耕层薄、石块多、肥力低、影响机械化作业等问题,抚顺市农业农村部门经与沈阳农业大学有关专家反复实地调研,提炼总结出“清石改土,综合整治”配套工程措施,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探索适宜抚顺山区、丘陵地貌特征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模式,抚顺市依托沈阳农业大学专业技术和资源,联合开展了辽宁东部山区旱田防洪减灾建设模式研究,总结出抚顺地区以防洪减灾为目的,以岸坡防护、沟道治理、坡面防护为重点工程构成要素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

东洲区章党镇高丽村下窝棚组属山区地貌,沟壑比较多,涨水后沙石都冲到地里,靠人工无法清理,上百年堆积的大大小小石头都埋在地里,严重影响了耕地质量。

2019年,极具东部山区代表性的下窝棚组被列入“清石改土,综合整治”首选点。施工单位经过上百次的试验,机械设备配套成型。下窝棚组150亩清石作业工作完成后,又在地上播撒有机肥料,大大提高了耕地质量。村民们说:“清石的活儿干完之后,就像我们用筛子筛的一样,土壤也翻身了,杂物也清除了,这就是一次彻底的‘土壤革命’。”

1月20日,记者在下窝棚组经过“清石改土,综合整治”配套工程改造完的150亩土地上看到,一排排冷棚钢筋骨架有序摆放,特别壮观。“过去这里全是石头,人在上面走都硌脚,每年春天村民勉强种上玉米,每亩只能收个三四百元。去年6月份前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土地马上被合作社流转,投入500万元建设了120亩冷棚,种上了大叶芹、刺嫩芽和蕨菜,预计年收入是过去的20倍,还能解决村里四五十名剩余劳动力问题。”村党支部副书记孙奎元高兴地说。

抚顺市在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和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围绕适合东部山区发展的中药材、食用菌、山野菜等优势特色产业做好工程配套服务。2019年至2020年,抚顺市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特色产业结合方面累计投入资金达17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