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实现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访辽宁省委书记张国清
辽宁日报 2021年01月20日

人民日报记者 王金海

辽宁作为我国工业大省和老工业基地,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如何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如何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怎样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打牢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基础,奋力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记者采访了辽宁省委书记张国清。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出重大部署。辽宁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将怎样用力?

张国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八项重点任务之首,这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科技强国之路的坚定决心。辽宁科技创新资源丰富,我们要坚定不移走“创新路”,要在以下四个方面用力:

一是搭好平台。要积极争取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在辽宁落地。加快推进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建设,集中力量创建区域综合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聚焦产业发展需求,优化提升一批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

二是选准方向。要发挥辽宁在新材料、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半导体芯片制造设备和工业基础软件等领域的产业优势和人才优势,着力解决一批“卡脖子”难题,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辽宁智慧。

三是完善机制。要构建实质性的产学研联盟,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要把各类创新资源投向企业,企业通过契约关系与高校、科研院所形成利益共同体,使产学研联盟有创新的内生动力,让技术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社会现实生产力。

四是优化生态。要以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要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能够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技评价机制,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切实为创新驱动创造良好环境。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辽宁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升级方面有哪些考虑?

张国清:辽宁是工业大省,工业体系较为完备,装备制造、石化、冶金等产业在国家产业布局中占有重要位置。辽宁完全可以发挥制造能力和科研攻关、技术工人等方面的优势,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作出辽宁贡献。

一是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

改造升级“老字号”,就是要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老字号”产业赋能增效,特别是要从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及系统集成整个链条上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促进制造业向智能、绿色、高端、服务方向升级。(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