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秸秆禁烧“防火墙”

辽宁日报 2021年01月11日

赵 静

秸秆禁烧不是个新话题。

去年秋冬季以来,我省卫星遥感监测发现疑似火点数量同比下降82%,数据虽大幅下降,但现场核查仍有142个秸秆焚烧火点。这说明,秸秆焚烧管控工作一刻都放松不得,必须及时发现处置,筑牢秸秆禁烧“防火墙”,避免破窗效应。

筑牢秸秆禁烧“防火墙”,关键在于压实责任。各地区要落实属地责任,落实好“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地域、重点部位管控力度,发现火苗及时处理。各部门要加强联防联控,密织禁烧防控网,确保管控工作无死角、无缝隙、全覆盖。

筑牢秸秆禁烧“防火墙”,要加强宣传引导。加大环保相关法律的宣传,提高群众禁烧意识,让群众从心里认同和支持,成为秸秆禁烧的主力军。加大对秸秆焚烧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震慑环境违法行为,在全社会形成不能烧、不敢烧、不想烧的舆论氛围。

筑牢秸秆禁烧“防火墙”,要疏堵结合,解决好农民“不烧,咋弄”的问题,这样才能“治本”。要建立系统性思维,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补齐技术配套、收储运输等方面短板,为秸秆回收利用提供良好的政策基础和措施保障。要善于运用市场化手段,积极培育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给秸秆找个有“含金量”的出路,使其成为可以“变现”的新项目,让农民不舍得用一根火柴来处理秸秆。

各地区各部门更应有创新思维,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和手段,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多吸纳“民间高手”的建议,不要让支持政策只是“看上去很美”,而要真正落到实处,让群众尝到甜头,最终实现“零火点”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