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故事里的山西样本

辽宁日报 2021年01月11日

曲 宏

提示

脱贫攻坚的写作,以往多从“个案”“方法论”等视角来思考。哲夫的报告文学《爱的礼物》则超越了这种惯常视角,他站在全球语境下,以生态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高度,密切联结几十个人物的脱贫故事,来正视这一系统工程的艰巨性、独创性。哲夫的书写,不仅让我们理解这一壮举,也让我们从中体会出独有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约束与解放

哲夫在这部报告文学里高频使用“解放”一词,视角也没有惯常的思维“约束”,他把脱贫攻坚放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全球化语境中来书写。从日心说、星云说到岢岚城墙的包砖,从西汉戚夫人舂米到漫山遍野红红黄黄的沙棘,从岢岚的地表结构到整村搬迁政策,从驻村“第一书记”到脱贫农户……字里行间蕴含了对人类命运的哲学思考。正像哲夫所说的那样,人类是一个整体,中国脱贫攻坚不仅仅是送给本国贫困人口的一个爱的礼物,也是送给全世界全人类的一个和平稳定的爱的礼物。

带着哲学思考,哲夫把脱贫攻坚放在更广博的范围来审视,相关的历史文化,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信手拈来。脱贫攻坚解放了那些被泥土囚禁的精神和血肉。书中的岢岚在烧炭山脚下,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中部,是忻州市历史悠久的县,这里山多沟深。古有欧阳修撰写的《修岢岚城疏》,讲述了岢岚的古城建制和岢岚县境的长城旧址,把岢岚形容为一个醉酒汉子,颇有番接近天地纯朴的原趣。岢岚古城的性格就是岢岚人的性格,作者让一条文化的脉络穿行在叙述的长卷里。岢岚的地理水土描写,使岢岚始终坚持的生态扶贫道路顺理成章,从而把历史文化与脱贫攻坚密切地连成一片。

镜头张力与古风古韵

脱贫攻坚的报道很多,不少都会不约而同地逐渐趋向同一个模式——经验总结。本书却抓住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情怀,集新闻性、故事性、文学性于一体,同时调动了各种文学表现手法,如古诗词、小说描写、散文笔法、蒙太奇手法等,使内容既鲜活又厚重。

在每一小节的开头部分,作者都采用了古体诗词导引,这些诗词对章节里的内容起到引领作用。这些诗词有的是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有的是三言诗,更多的是词,采用的是新韵,如《满庭芳》《满江红》《定风波》《何满子》《江城子》等。作者诗词功底扎实,每每写到激情处,就吟咏出一首诗或一首词,平添古韵古风。

如何描摹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岢岚人不落窠臼?哲夫有自己的选择:他跳出事物之外,纵横驰骋,天南地北,天上地下,从秦汉唐宋到今天的脱贫攻坚,洒脱自然,在看似散漫的文化叙述中,始终不离脱贫攻坚的主旨。

作者有着敏锐的视觉捕捉力,这可能与作家身份有关。文字呈现出的画面就像一个个电影镜头的分切与组合,虽是片段,但都是最鲜活而有趣的片段。写沙棘是一幅画:“几乎所有的山坡上、沟壑里、崖畔中,都有鲜艳的红色或黄色的火苗在闪烁,那是挂了果的带刺的沙棘。”有颜色,有动感,有层次,就像视频慢放一样;写忻州市委常委、县委书记王志东暗访岢岚古城施工质量时,就用电视台一位朋友的讲述勾勒出一个意境独特的片段:半夜三更,一辆车驶来,停下,下来一人,小车绝尘而去。此人包得严严实实,按亮手电上了城墙。走走停停,东摸摸,西摸摸……该书中这样的镜头很多。投向这片土地和人民的目光,为我们映射出的正是岢岚人脱贫奋进的现实,也是中国许许多多人踏实前行的缩影。

细微与开合

有一次哲夫采访竟在深沟里迷了路,满沟呼喊,却不见人影。这段小插曲看似随意,其实很有深意。通过第一人称的切入,我们可知书中描写的众多人物都是带着泥土气息的,没有拔高的虚夸成分。哲夫善于几笔就描摹出人物性格,尤其善于抓住细节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这增进了文本的可读、可视性。

同样写农村妇女,黄土坡村村民刘玉英吃苦耐劳,黝黑的脸上被冻伤,笑容柔和,手不大但粗糙有力。她勤劳肯干,早晨4点磨豆腐,7点匆匆吃口饭带上干粮出门,晚上12点睡觉。搬迁村朱家湾村村民田贵莲干净利落,身材苗条,面容姣好,屋里陈设一尘不染,还开了个小卖部,给工程队做饭。从中可见两人的个性差异。其他如养牛老板马牧生精明过人,除了给两个放牧人开工资,还隔三岔五送吃喝。黄土坡村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刘俊斌话少实诚,细高清瘦,村民使唤刘俊斌比使唤自己的儿女还理直气壮,印身份证、给大娘挑担水、给大爷劈点柴……这些人物就像我们的邻居或远方的亲戚,展露出鲜活的具象。

这些人物身上,都有一个共性的东西,就是有一股子气、一股子劲儿。他们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展示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正像忻州市委常委、县委书记王志东对此书所评价的那样:“有开有合,开在人类,合在使命与价值。”

如果我们理解了这些人物,那么脱贫攻坚对全人类的意义就显而易见:与其沉浸在可能的困难中裹足不前,倒不如像这些人一样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