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宋高宗赵构草书《洛神赋》

植根传统 古意盎然

辽宁日报 2021年01月11日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宋高宗赵构的楷书。

北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局部。

宋高宗赵构草书《洛神赋》局部放大图。

宋高宗赵构草书《洛神赋》。

本报记者 凌 鹤

提示TISHI

“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推出线上展厅后,再次引发观众观赏兴趣和研究兴致。本报邀请专家、学者、书画家解读展览中的重点展品,为读者提供多元的视角,促进认识、了解博大的中华文化艺术。宋高宗赵构草书《洛神赋》是辽宁省博物馆的重要藏品之一,也是此次“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中文、书相映生辉的珍贵藏品,富有学术研究价值和启迪思考意义。

浑厚沉着 圆融自然

诗人、学者、书法家王荐为读者详细解读了宋高宗赵构草书《洛神赋》。《洛神赋》为绢本手卷,纵27.3厘米、横277.8厘米。作者赵构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九子,是徽钦二帝被金国掳走后建立南宋王朝的皇帝。

历代帝王中,擅书者不乏其人,但宋高宗赵构无疑是一位修养全面且多种书体兼擅的重量级人物。从现存的作品看,无论是楷书、行书还是草书,赵构皆擅长,而且都写到了高妙的水准,诗文亦佳。其代表作《徽宗文集序》、行书《赐岳飞手札》《临虞世南真草千字文》、大字行书《七绝天山卷》和草书《洛神赋》均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上乘珍品。

此卷为赵构退位隐居德寿殿时,用草书书写的三国时期曹植的名篇《洛神赋》全文。从作品中可以看出赵构承袭晋唐书风的端倪,属于小草,又有章草意味,其中还杂糅一些行书。有的字颇类王羲之《十七帖》、孙过庭《书谱》中的原字,与晋唐及北宋书法又不尽相同,个人风貌比较突出,格调高古,用笔沉稳浑厚,方圆兼备,笔道粗细变化时有体现,草法谨严,又富于魏晋意韵。几乎字字独立,互不牵连,但笔意贯通,气息洞达,浑然一气。

赵构处在战争频仍的时代,又坐在皇帝的宝座上,政务、军务繁忙,心绪不会平静,但他留存的作品都很稳重,于法度之中书写。一方面可以感知其良好的心态;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他在书法上下过很深的功夫,有着极其扎实的功力。这件作品和他的其他作品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体现其不同时期书风的变化。宋朝书法尚意,但赵构却是典型的复古派,他对古人的借鉴显而易见。同时,他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元朝书坛盟主、赵氏宗族后裔赵孟頫的书法,很多人认为是“二王”的嫡传,其实他借鉴“家法”,是秉承宋高宗书风最好的一位。赵孟頫又影响了元朝书风乃至明清书风。赵构曾主持翻刻了遭到火灾毁坏的一套重要法帖《淳化阁帖》,这本刻帖对后来书法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赵构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自然无须赘言。

秀异独特 自筑家风

屡获全国书展大奖的书法家武威,为广大读者带来了他对宋高宗赵构草书《洛神赋》的解析:宋高宗赵构曾书写《赐岳飞批剳卷》数种,用款识“损斋”。“损斋”是他的书房游息之室,他在此日阅奏章,夜读《春秋》,御笔亲录儒经,卷帙浩繁,其治学之勤勉劬劳,可谓“文人事功难”。“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中的这件手卷《洛神赋》,则是其退隐为太上皇时所书,乃晚境书风成熟力作。

赵构帝业的是非明昧,自有史论。其于书法的雪泥鸿爪,在历朝帝王中可圈可点。史料载:“顷自束发,即喜揽笔作字,虽屡易典型,而心所嗜者固有在矣。凡五十年间,非大利害相妨,未始一日舍笔墨。”赵构“初学黄山谷,继师米南宫,后上追大王、智永,旁窥孙虔礼等,辅以六朝况味,因其天纵异秉,临池无间精诚,遂能自筑家风”。正如《翰墨志》所述:“余自魏晋以来,至六朝笔法,无不临摹,或萧散,或枯瘦,或遒劲而不回,或秀异而特立,众体备于笔下,意简犹存于取舍,至若《褉帖》则测之益深,拟之益严,姿态横生,莫造其原,详观点画,以至成诵,不少去怀也。”

今有缘现场近观此卷真迹,挥运于纨绢,每字独茕,无丝毫黏着,出规入矩,古意盎然,观其起行转折提按处,一以贯之,无不从容、稔熟而畅达,既沉静浑穆,又华美流丽,通篇透显着高贵气。

宋朝书法高扬“尚意”风幡,开拓了书法笔性强烈的艺术美。虽崇尚张扬个性,然魏晋“二王”法脉,根深蒂固,“宋四家”的创格、追摹,都以晋唐筑基;南北宋帝王,更以此为圭臬,当朝编刻阁帖之风大盛,旁证了这些事实。

仅从书法造诣上来说,赵构并未追摹父皇的瘦金体,并未领受所谓的“横向取法”“地域书风”的拘碍,他唯汲古幽邃,朝乾夕惕,亦步亦趋地尊古奉行,舒展中和之美,“不激不厉,风规自远”。历代草书家,本应具草书性格,心如止水,动若脱兔。作为书法大家,在硝烟纷起泰山崩于前时,赵构尚可宁静雅宜地书写,概习性、习气兼才情所致。有后人评价:“赵构于书境,虽未开辟,或随顺赵佶,宗个派立个体,然固其顽守,越百千年来,依旧‘秀异独特’,令后学仰视不已。”最后总结道:“书气达乎道,肇乎心性,所化现者百亿相。若非植根深稳,嘉木奈何自然生发,庄严著花?切勿以拙力妄念出奇,拏意为之,终悖逆本源,不得久长。”

字形优美 精气内含

书法家王宪增认为,南宋皇帝赵构的传世书法作品较少,草书长卷《洛神赋》更是难得一见。赵构与其父宋徽宗一样是皇帝中的“书画高手”。赵构酷爱书法,临遍了内府藏的魏晋及后名家书迹,是“二王”的粉丝,特别是他56岁禅位给宋孝宗以后,在德寿殿里创作了大量书法作品,草书长卷《洛神赋》就是在这期间完成的。

此卷卷首有“雪轩”“真澹”二方宋人钤印,为南宋的原装原裱。纵观这幅近千字的草书长卷,洋洋洒洒,一气呵成,首尾相顾,浑然一体,显示出赵构深厚的书法功力。细看笔画和结字,线条沉稳流畅,丰满而不失筋骨,时而有隶书笔意,韵味十足,字形优美,精气内含,尽显“二王”秀雅清丽的书风。

王宪增同时指出,文书融合一直是书法艺术的唯美追求与修炼,千古一贯。赵构作为荣华富贵中的南宋皇帝,书写出曹植至纯至真的爱情诗篇,其书法独具风貌,但作品中还缺少点儿诗赋中炽烈、凄美的情绪表达,这与其身份、人生经历有关。

微论

书文相融 体现技道双修

本报记者 凌 鹤

中国历代书法精品灿若星河,“二王”书法、“唐楷四大家”“宋四家”书法、帝王书法等,其基于书法本体的艺术发展呈现出丰富多姿的风貌。书体不断变化完善,彰显内在的驱动力。这一驱动力体现书与文到底如何融合。

各自精彩。这是书法作品中的常见现象。书法很精彩,文章很精彩,但书风未必与文风相符。以厚重、雄健、豪放的笔墨写轻烟细雨、鸟语花香,以清秀、飘逸、活泼的格调写悲壮的历史,并不鲜见。这样的书写,欣赏作品时难以进入情境。试想,如果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换作清丽、娟秀、典雅的书风,那份撕心裂肺的悲痛与深厚的家国情怀将难以体现,更不会产生流传于世、元气淋漓的书法经典。书与文的相映相生是不能割裂的。常听到身边的书者说,“书法看的毕竟是字,字写得好就行了。”此话不假,但不足够。写好字可以成为一位匠人,未必能成为真书法家。在认识上将书法的内涵浅化了,实践必会受到局限。

内外兼修。历代书法大家,无论是皇帝、官员、文人,他们的创作注重书与文相辅相成,追求内在与外在的统一性,既锤炼书法技艺,又积淀人文修养,将学识厚积薄发,形成特有的书法魅力。“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中,宋高宗赵构草书《洛神赋》这一件重点展品,得到当代书界的高度评价,其书法的古风古韵、自然圆融、不激不厉,反映了在他心中千古散文名篇《洛神赋》的价值。贵为国君,虽然未必对《洛神赋》中作者曹植的爱情感同身受,但对美的追求、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对优秀文章的推崇,这种文化与审美是同构的。

更深层的共鸣则来自于《洛神赋》的隐喻。曹植当时被贬,亲人被诛,“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的理想破灭了,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使其心情抑郁苦闷。《洛神赋》的结局是悲剧,人与神道不同,终不能同途,暗喻曹植的悲凉。宋高宗选择《洛神赋》作为书写对象,与其心境相合。

宋高宗的人生,政治与艺术两极分化,留给后世深深的省思,但其对书法艺术发展的贡献已留存史册。

中国书法的前行中,不断将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审美情感融入文字笔画,从而脱胎出带有形象和思想的书体。楷、行、篆、隶、草与天地山川、自然万物、人们的心灵生动相联,出神入化。书法的形式与内容相融合,是其富有艺术感染力的重要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