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畔史前文明之花——沈阳新乐遗址展”展览现场。
木雕艺术品
斜口器
本报记者 杨 竞
核心提示
由西安半坡博物馆和沈阳博物院、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共同主办的“辽河畔史前文明之花——沈阳新乐遗址展”正在西安半坡博物馆展出。此次展出的125件(套)文物,用11个单元向观众系统展示了新乐先民的生产与生活状况,为了解辽河流域文明这一中华文明发展路径上的重要支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例证。
新乐遗址的发现,填补了辽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空白,并把沈阳地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从原来的5000年前推到7000年前,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在史学界被命名为“新乐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
▶“斜口器” 温暖了更多的先民
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馆长曾阳介绍,此次展览的11个单元,包括 “文明曙光-地球家园”“日出而作-农耕与采集”“渔猎荒泽-捕鱼与狩猎”“畔河而居-聚落与生活”“凝土成器-制陶与使用”“鸾凤歌舞-图腾与崇拜”“远古华装-衣着与服饰” “玄妙莫测-煤精与石墨”“新乐文化-未解的谜题”“ 新乐遗址出土偏堡子文化、新乐上层文化文物展”等。
使用火是人类迈入文明时代重要的标志,但对于远古先民来说,如何保存好这“星星之火”,并将火种传给更多需要的人,是一项技术难题,而7000多年前生活在东北沈阳地区的先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工具,就是此次展出的一件造型奇特的陶器。这种器物是辽沈地区史前文明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学界称之为“斜口器”,也有人称之为“簸箕形器”或“异形器”。它敞口、斜壁、小平底,斜口呈“心”形或“门”形,整体为箕状。
虽然它很像簸箕,却不是用来收集杂物的,而是以取火、载火、传火方便为目的而设计的——它多出土自火塘遗存旁,斜口设计不仅有利于火苗的采集,而且还能让器皿中保存的炭火与空气中的氧充分接触,从而更好地起到助燃的作用,使火种能在较长时间里保持半燃烧状态。可以想象,在东北寒冷而漫长的冬季里,一簇簇火苗正是依靠着这一“神器”点亮了更多的火塘,温暖了更多的先民。
▶碳化木雕 充分展示了新乐先民高超的雕刻技艺和审美艺术
此次展览选取代表新乐文化、新乐上层文化的典型器物,能够反映农业、渔猎和手工业发展水平的石器、陶器等125件(套)文物。观众可以通过这些文物了解辽沈地区古代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情况,展现了先民的聪明才智和古代文明的发展进程。
曾阳说,沈阳新乐遗址是我国北方地区一处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聚落遗址,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位于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龙山路、新开河以北的高台地上。自1973年发现遗址以来,经过6次考古发掘,出土文物3000余件,发掘半地穴式建筑房址50座,确认这一地区存在上、中、下三种文化类型。上层文化以磨制石器和素面陶器、鬲、甗等为主要代表,距今约3000年至4000年。中层文化,以磨制石斧、细石器和附加堆纹陶罐、壶、钵为主要代表,距今5000年。下层文化,以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细石器、煤精制品、压印“之”字纹深腹罐为主要代表,距今约7000年。
新乐文化层还出土有玉器、骨器、斜口器、高足钵、碳化谷物、赤铁矿石等遗物,其中一件碳化木雕艺术品,雕刻的线条及纹饰流畅,抽象化的图案更是举世罕见。此次,这件碳化的木雕艺术品也在西安展出,它出土时已断为三截,长38.5厘米、宽4.8厘米、厚1厘米,由嘴、头、身、尾、柄五部分组成。除柄为圆柱形外,尾部以上均为扁平状。图案是由圆目、弯喙、菱形花纹的身体、细长的尾构成。在雕刻技艺上,刀法娴熟,线条流畅,形态独特,充分展示了新乐先民高超的雕刻技艺和审美艺术。
曾阳说,新乐文化有很多未解之谜,如新乐人的祖先是谁?新乐遗址与阜新的查海遗址是同一族群留下的遗迹吗?创造新乐中层文化、上层文化的人是下层文化创造者的子孙吗?新乐人的玉器、煤精从何而来?新乐人的墓葬究竟在哪儿?新乐人最后到哪去了?这些都有待我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