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夫妻档”志愿路上肩并肩

辽宁日报 2021年01月06日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刘雪(右)在社区协助核酸检测工作。

王官升正在隔离酒店进行消杀。

王官升一家三口。(本文照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本报记者 王荣琦

核心提示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好人”王官升第一时间发起多个公益项目,带领志愿者筹集善款,搬运防护物资。2020年12月15日大连市再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后,王官升第一时间报名去隔离酒店参加志愿服务。他的妻子刘雪接力志愿服务,冲在抗疫一线。在无情的病毒面前,这对年轻夫妻全力以赴,勇于担当,在传播爱的路上坚定地前行着。

穿好防护服,戴上防护镜,背着30多公斤的消毒液爬上5楼,然后按楼层消毒,每天3次。一次下来,“中国好人”王官升已汗流浃背。

“能脱掉的都脱了!”王官升说。虽然是冬天,但白色防护服依然被汗水浸湿,紧紧地贴在他身上……这是王官升在隔离酒店参加志愿服务工作时的样子。

用行动圆梦

王官升是大连瓦房店市太阳街道王店村人,1988年出生的他,从小家境贫寒。

1999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正在上小学的王官升,获得了“希望工程”基金的资助。看到爱心人士远去的背影,11岁的王官升趴在窗台上哭了,他当时就想,长大后也要去帮助别人。

2005年,王官升初中毕业,因家庭困难,父母没有同意他继续读高中。2006年初,王官升离家进城打工。在经历打工、创业发展之后,如今王官升是大连李老汤师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总经理,大连朋朋修脚服务有限公司合伙人。

王官升用行动圆自己的公益梦想始于2008年。那一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大地震,他通过发起销售“爱心菜”等活动,为震区灾民募集了数千元善款。

2013年8月18日,王官升与刘雪结婚。结婚当天,夫妻俩一起组织了一场爱心义卖活动,帮助一个妻子身患癌症、女儿又患白血病的家庭。

此后,王官升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在妻子的支持下,先后与朋友共同投资创立大连朋朋修脚服务有限公司和大连李老汤师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企业发展壮大后,王官升更加积极回报社会。2019年5月,王官升筹集6.5万元,帮助90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张世家盖了新房;2020年6月24日,联合爱心企业筹集13万元,于6月28日与当代雷锋郭明义一起赴西藏那曲资助50个藏族贫困家庭学生,并和他们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2020年8月,大连庄河市长岭镇低收入村石佛村“第一书记”求助王官升,说该村村民按订单种植15亩水果玉米,因受疫情影响滞销,王官升和妻子带领志愿者将滞销的玉米在网上全部销售完毕……

与此同时,王官升还在大连朋朋修脚服务有限公司、大连李老汤师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分别开展“孝行中华,全国义剪”“益碗长寿面”公益项目,带领员工走进养老院、社区、环卫所,免费为群众做长寿面、义务修脚,累计惠及群众33万人次。

2020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王官升带领爱心团队联合大连慈善总会发起“守护大连,驰援武汉”公益项目。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王官升平均每天奉献16小时,带领志愿者累计搬运防护物资300余吨;组织200名大学生团队,为资助的学生提供线上辅导,免费提供宽带、智能手机、电脑等;建立了由150个邻居组成的“小区居民志愿服务微信群”,参与到所居住小区的杀菌消毒工作中;发起“您无偿献血,我专车接送”公益项目,带动300余人参与,累计献血8.31万毫升。

夫唱妇随一起做公益

刘雪与王官升相识于2008年。那时,王官升在一家饭店打工,还是学生的刘雪勤工俭学时也在这家饭店打工。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当时20岁的王官升想去当志愿者,但在大连市红十字会报名时,因为没有特殊救灾技能而没能去成。他没有放弃,选择在大连做志愿者,搬运物资,筹集善款,还在他工作的饭店发起了为汶川募集善款的“爱心菜”销售活动。“那时,我就觉得他是一个有爱心、有担当的人。”刘雪回忆道。

刘雪毕业后成为一所培训学校的老师。由于时间不是很自由,最初组织或参加公益活动时,一般都是王官升在台前,刘雪在幕后默默地支持他,偶尔有时间就跟他一起参加。每每看到志愿者们帮助患病的孩子筹集到善款而使孩子有了生的希望,看到贫困家庭的孩子拿到助学金能够继续读书时露出的质朴笑容,满足感就会在刘雪的心中油然而生。后来,随着空闲时间增多,刘雪参加公益活动的次数越来越多,并渐渐地从幕后转到了台前。

2020年12月15日,大连发现4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19日晚上,金普新区格林小镇开展核酸检测,王官升一边吃饭一边关注新闻,一条隔离酒店招募志愿者的信息推送出来,他盯着刘雪看了半分钟,带着商量但又坚定的语气说:“媳妇儿,我想去隔离酒店做志愿者,你同意吗?”

“不用商量,我无条件支持你,但别告诉妈妈,别让她担心。”刘雪坚定地说。在做公益这件事上,刘雪早已习惯无条件地支持丈夫,这是夫妻二人之间最大的默契。

听了刘雪的提醒,王官升再次屏蔽了他妈妈的微信,以免她为自己担心。

“我会做好防护的,你放心。你又要上班,还要送儿子上学,家里就辛苦你了。”王官升充满歉意地说,随后穿上衣服出门了。

并肩奋战在抗疫一线

2020年12月20日清晨,王官升来到隔离酒店,与他一起参加志愿服务的有保税区爱心联盟协会的负责人奇奇,有来自普兰店的志愿者,还有一个在荷兰留学、2020年3月因疫情回国的年轻女孩。

在隔离酒店,王官升和志愿者们主要负责71个“一密”和“二密”隔离人员的生活。因为疫情,酒店的电梯不允许使用,志愿者们每天需要背着30多公斤的消毒液多次爬上5楼,完成3次消毒。此外,一日三餐,按楼层给每个隔离人员送饭,并把生活垃圾送到指定的隔离区,同时建立微信群,给隔离人员送他们需要的其他生活用品。

王官升和志愿者们每天早上不到6点就开始忙碌,直到夜深人静才能休息。虽然每天都很累,但大家从不抱怨。“在距离病毒最近的地方发挥光和热,坚持住,我们一定能赢!”王官升说。

12月22日下午,大连市通知进行全民核酸检测,当天晚上,刘雪就开始联系志愿者支援社区,帮忙维持现场秩序、信息登记、录入数据。第二天全民核酸检测开始,刘雪下班后匆匆赶到沙河口区李家街道锦云社区帮忙录入数据,一直到晚上10点才回家。

12月24日一早,李家街道锦云社区副书记石芙蓉发来求助:由于气温太低,志愿者、社工、医护人员急需保暖物资。刘雪立刻联系爱心人士,购买了20个暖宝,由大连小善大爱公益车队副队长赵建国第一时间送至社区,解了燃眉之急。

12月26日中午,刘雪接到社区书记紧急通知,可能要进行二次全民核酸检测,需要志愿者们到社区待命。她在家匆匆吃了几口饭就出发了,一直在社区等到晚上9点钟。

当晚在回家的路上,刘雪接到王官升的电话:“媳妇儿,金普新区封闭小区里有个双胞胎孕妇急需一种药品,这边买不到,你赶紧联系妇产医院的刘杰护士长,她那儿有。”挂断电话,刘雪赶快前往妇产医院,拿到药之后马不停蹄赶往金普新区。根据防疫要求,通过无接触配送,刘雪把药交给金普新区交通稽查大队干事安磊,最终交到孕妇手中。

12月30日,大连迎来寒潮和降雪天气,气温降到-14℃。当得知志愿者团队急需保暖物资的时候,刘雪在志愿者微信群里发出倡议,短短两个小时,爱心人士就捐赠了手套1355副、帽子1100顶、耳包340个、暖贴800个、发热脚垫400双,还有其他捐赠物资正在快递路上。

转眼间,王官升在隔离酒店已经服务十几天了,刘雪顺道给他捎了几件换洗衣服,夫妻俩在酒店内外有了一次短暂的“见面”。刘雪把衣服挂在酒店门口的防护网上,远远地看着穿着防护服的丈夫,向他比了一个爱心,王官升也把双手举过头顶,比了一个大大的爱心。这个简单的动作,是小两口特殊的加油方式,相互给予对方爱与力量。

从12月20日到26日,刘雪一共对接志愿者400余人次,每天都是从黎明忙到深夜。“能为抗疫贡献一份力量,感觉自己的人生很有价值。”刘雪说。

补记

初心

2020年最后一天,新年的钟声敲响之际,在隔离酒店里,王官升和医护人员、志愿者们策划了一场特殊的新年活动:派送小红旗、贺卡、水饺、小玩偶,大家线上合唱歌曲……让这里所有的志愿者、被隔离人员、医护人员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新年,大家特别感动。

2021年1月3日,是王官升在隔离酒店志愿服务的第十五天,刘雪回到家中,4岁的儿子王嘉和跑过来说:“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想他了。我跳个舞,你帮我录下来发给爸爸。”刘雪告诉记者:“这两天,孩子总念叨着要去做志愿者,我问他想去哪儿,他说去金普新区呀,这样就能看见爸爸了。”

是怎样的一种精神,促使王官升如此拼命、如此执着?记者与他的几段对话,可以映射出他的内心世界:

记者:“新冠肺炎传染性很强,你不害怕被传染吗?”

王官升:“我也怕啊。每次干完活儿,我都要浑身上下喷好几遍消毒水。骨子里我是一个特别胆小的人,但不能因为惧怕病毒,就退缩了。那些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他们不怕吗?他们比我更勇敢,想想他们,我就不怕了。”

记者:“你已经获得了这么多荣誉,为什么还这么拼?”

王官升:“我就是一名志愿者,还有点名气,政府给了我很多荣誉,很多人都说我是带着光环的志愿者。正因为这样,我更应该冲锋在前,不能躺在功劳簿上,不能被人说我是因为荣誉才去做志愿者的,反倒是有了一定名气,我更应该坚持做下去!”

记者:“在抗疫前线做志愿者,你收获了什么?”

王官升:“这是我第一次在隔离酒店做志愿者,真的很累,但我觉得值得,我要做一辈子志愿者。我觉得比荣誉、名声更重要的是生命,比生命更重要的是价值,在这里,我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我觉得自己有用,关键时刻,我顶上了这个岗位的空缺,我能帮助到别人,我以此为乐,这是心里话。”

记者:“你经常发微博、微信朋友圈,不怕别人说你作秀吗?”

王官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我发微博,发微信朋友圈,这是我们这代人的生活方式啊,不光我发,大家也都在发。我把社交媒体当成了做公益的自媒体平台,很多人看到我的朋友圈,走进了公益圈,成了志愿者,我们的朋友圈因此越来越大了。另外,我也想倡导大家把做公益当成一种习惯,当越来越多的人都成为志愿者,社会就会更加和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