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沃土培育“新”的力量

辽宁日报 2020年12月30日

(上接第一版)

不嫌“小”,别怕“窄”

“看遍全国,我们认为只能把公司落在辽宁。”沈阳中钛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军坚定地表示,“这里有全国近四成的海绵钛,是最佳的原料基地;有多家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企业,是优质的终端市场;还有中科院金属所、东北大学等国内一流的材料科研机构,是首选的产学研平台。”

成立4年,申请专利近百项,这家全国领先的新材料企业负责人认为:自家的创新产品虽是“无中生有”,却不是“凭空而来”,根源在于辽宁拥有可观的科技资源。

但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如中钛一样的企业,在辽宁还没有形成集群。

“我们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虽是科技大省却少有‘高峰’,科技资源还没有被有效激活。”省科技厅副厅长杜秉海说。

在杜秉海看来,找到问题所在,就能找到解决的方法。

新,不怕小。近日,辽宁省首次公布了雏鹰企业名单,1800多家“小而新”的种子选手备受关注。这些企业多瞄准行业前沿,致力于在细分市场中不断深耕。

“在国际上,很多高技术企业,都是从专利起家的。这些小公司越多,创新氛围越活跃,一旦‘连片’,形成梯队,便会形成一股股小气候,最终集成辽宁‘新字号’的大气候。”王伟光表示。

新,不怕窄。“无论是招商引资也好,还是以专利创业也好,未来都要盯着‘高端’做文章。有些暂时看似很窄的市场,只要有技术‘加持’,就会成为一块磁石,将整个行业都吸引过来。对于辽宁来说,就是一块大蛋糕。”省技术创新研发工程中心主任田东泉对记者说。

新,更要看得远。近年来,瞪羚、独角兽企业因其快速的成长性备受关注,但“长得快死得也快”的现象也一直是困扰这些高新技术企业的问题之一。

“高新技术企业闯不过时间关、规模关的原因很多,但目光不够长远,长于技术而在金融运作、企业运营等方面经验不足,是重要因素之一。这就需要政府加以引导、扶持,让更多企业走出发展误区。”杜秉海表示。

敢于“破”,善于“立”

创新,需要“土壤”和环境。多数科技型企业是“新苗”“幼苗”,成长期尤其需要社会的呵护。

“高新技术企业,‘新’是其最重要的特征。既然这类企业与众不同,其需求也会与众不同,因此普惠制的政策并不能满足大多数这类企业的需求,很多扶持就需‘一事一议’。”大连优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廖传武对记者说。

目前我省深耕5G、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不在少数,这类企业中有不少不在当下扶持政策的名录之中。因为这些新产品、新业态都是过去没有的,普惠政策触及不到,急需新的制度供给。

“扶持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必须‘随行就市’。”杜秉海表示。

人才,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沈阳化工大学校长许光文认为,人才问题解决好了,创新就有了源头活水。人才要精准引进,用出成效。他建议,应强化重量级人才计划的打造和实施,跳出眼中仅有科研人才的局限,针对辽宁产业布局,围绕特色产业,加大产业创新和产业实施方面的高端人才引进。

针对这一问题,辽宁目前已开展域外科技人才柔性引进试验示范,做优海创周等系列国际科技创新活动,依托专家引进计划,引进一批高精尖人才。

一直以来,无论国内国外,贯通产学研的“最后一公里”,都是科技成果由“纸”变“钱”的最难题。

辽宁,正在为打通这“最后一公里”持续努力着,日前,省科技厅撮合了首批25家企业产学研用技术创新联盟,联合354家企业、82家高校和科研院所、84家科技服务机构和金融机构。随后,省新材料产业联盟等多个联盟也相继成立,一道道院企对接的桥梁将陆续搭建。

厚植创新沃土,激发企业活力,激活发展新动能,辽宁“新”的产业梯队正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