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精神”的内涵

辽宁日报 2020年12月30日

凌  鹤

“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幕以来,影响力达至全国及海外,不能到现场观展的,在线上观瞧个仔细。看了千古经典的人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或说我们继承传统继承的精髓是什么?

答案决不仅仅是带着岁月包浆的每一件具体作品,每一笔构图,每一处赋色。留在心灵深处的是文化的况味与精神的品读。继承传统,无疑要继承其精神。精神是思想、情感、审美的外化,尤其对于艺术作品来讲,精气神是衡量其是否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内在标准。“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中的书画作品是传统精神的具体承载。

天人合一。中国哲学崇尚人与自然的相生相合,“中和”之美贯穿于中国书画的审美追求。“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中的山水作品突出体现了这一精神境界。

北宋李成的《茂林远岫图》、南宋马麟的《荷乡清夏图》、明代仇英的《赤壁图》、清代王原祁的《西湖十景图》等重点展品都在笔墨线条与丹青布局间层层描绘、递进诠释物我相合、人画相生的精神意旨。《茂林远岫图》绘北方山林峰峦叠翠、叶茂林森、奇峰崛起、灵秀清旷之景致,艺术地再现了北方山水博大雄浑的内涵。透过画面,可以看到北宋大画家李成内心对自然山林的热爱、敬重之情。李成出身世家,世代业儒,史籍记载其性情旷朗,聪明豪迈,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助其借大自然的酒杯浇胸中块垒,作品“咫尺之间,夺千里之趣”,浑然天成。

马麟的传世名作《荷乡清夏图》,以传神之笔再现了南宋时杭州西湖的夏日盛景。图绘柳岸、横桥、游船,湖中荷花吐香,沁人心脾。桥上士人信步,碧波之上舟船穿梭,水鸟或飞翔或游弋,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此图对景西湖写生,景物远近和谐,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人与自然高度合一。

由古及今,当代山水画家在写生自然、爱护自然,在精神世界与山川天地融为一体的生命组成中,显然与古人尚不在一个境界,这也是经典给予当今最好的省思与启迪。

文脉相承。中国山水画发展传承中最可贵的是脉络相联、文心相系。继承传统继承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笔墨,而是不断赋予时代内涵的精神。

李成山水画师承五代山水巨匠巨然、关仝。巨然擅画江南烟岚气象和山川高旷的“淡墨轻岚”之景。画风庄重朴实而沉静,得野逸清静之趣,文质内蕴。关仝画风朴素,形象鲜明突出,被誉为“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李成在笔墨技法上融合两位老师,精神境界上更加体现出宋代文化繁荣的气象。“唐宋八大家”宋代占了六位,可谓卓越,中国书画艺术在宋代也达至登顶时期,尚意之风盛行,体现在绘画上,寄情山水,表现君子的真善美本质,独具特色。

马麟是马远之子,马远是南宋四大家之一,山水画独树一帜,擅长以“一角”取景,表现千里之态。马麟在继承马远笔墨风采的同时,构图之丰富多样、秀润灵动超越其父。其精神表现有了时代发展中审美趣味与文化特质的融入,即博大、天成、清雅、兼容。宋代文化艺术对世界文明以及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此,我们读到了“山水精神”的内涵,在继承创新中有了更明晰的理念和路径。“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不仅再次树立了辽宁的文化品牌形象,也给予今人更强的驱动力去创造新的文化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