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手里有粮”的N种方式

辽宁日报 2020年12月28日

(上接第一版)蔬菜、生猪、奶牛品种选育水平上有不小差距。从种业科技创新看,我国畜禽遗传资源占全球1/6,但鉴定选育工作跟不上,技术创新应用差距较大。必须通过“卡脖子”技术攻关,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藏粮于企,就要粮食“托底收购”与市场化收购齐头并进。今年以来,从夏粮到秋粮,各类主体入市积极,购销活跃,市场化收购成为主体。大国粮仓“压舱石”中储粮总仓容超过1亿吨,覆盖全国90%的地级城市和13个粮食主产区95%的县;在建设北粮南运、东粮西送、进口粮接卸转运三大粮食通道同时,中储粮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改造传统粮库,织就了全球最大粮食物联网。

目前我国政府粮食储备体系健全,库存规模充实,仅地方储备就能满足产区3个月、销区6个月、产销平衡区4.5个月以上供应量;36个大中城市及市场易波动地区成品粮油库存保障能力都在20天以上,而且品种结构合理,七成以上是口粮。特别是今年以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农户储粮防灾应急意识增强,家庭存粮增加。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及中粮集团等企业加强家庭储粮技术指导,帮助农户减少储粮损失。“藏粮于民”增强了一家一户抵御风险能力,丰富了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层次,农户也可以更合理安排售粮时机,增加种粮收益。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