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固本兴产业 城乡一体促发展

——北票市强化党建引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辽宁日报 2020年12月28日

黑城子镇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发放鹅雏。

凉水河乡高台村村景。

志愿者义务植树。

西官营镇村民采收辣椒。本报特约记者 仇一军 摄

村民收获土豆。

辽宁超润牧业福禄种鸭生产厂区。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张炜东摄

核心提示

2016年,北票市正式打响脱贫攻坚战。五年来,北票市委、市政府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程,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决落实“一把手”负责制,统筹县乡村三级书记一起抓扶贫,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北票市把发展产业摆在首要位置,创新举措,强力推进。特别是今年,全力打造“四区两基地”,建设以高标准设施农业为重点的设施农业集聚区、以辣椒种植为重点的特色农业优势区、以杂粮种植为重点的绿色农业示范区、以金丝王枣种植为重点的生态农业试验区,以及家禽、生猪养殖示范基地,做到“县有支柱产业、乡有主导产业、村有产业基地、户有稳定项目”,建立起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持续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城乡七个一体化”建设,为城乡协调发展、融合发展提供支撑。

五年来,北票市下决心、树信心、立恒心,夯实产业扶贫之基、厚植就业扶贫之本、增强内生动力之源,形成贫困人口持续增收、稳定脱贫、逐步致富“链条”,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点对点帮扶提升脱贫成效

北票市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健全体制机制,确保党在扶贫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开展“全市基层党建制度落实年”活动,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定期调度、督促检查、党建联系点等制度。各乡镇党委书记围绕党建工作重点、难点和短板,确定1到2个重点党建项目,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研究党建工作的党委会,深入联系点调研解决实际问题1次。深入开展“万名党员干部拉手贫困户”志愿服务活动,采取“点对点、人盯人”的方式,一名县级领导对应一个乡镇,一个帮扶部门对应一个村,县级领导盯乡镇党委书记,“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派出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盯村书记,党员干部盯贫困户及其周边户、边缘户,紧密联系、深度对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大力扶持乡镇、村产业项目和社会事业发展,促进贫困户脱贫。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近年来,北票市实施村级带头人队伍建设工程,选拔“五有五能型”村党组织书记,优化村班子结构,全面推行村书记、主任“一肩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对于不胜任、不合格、不尽职的村党组织书记,坚决予以调整撤换。深入实施“农村能人工程”,每个村每年至少发展1名新党员。坚持“三向培养”,确保全市农村带头人、能人比例大幅提升。能人型村党组织书记达到241人,其中,企业家型村党组织书记89人,占比35.3%。

北票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重点在扶贫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产业链条和扶贫项目方面,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全面推行“党支部+经济实体+贫困户”模式,通过实施“1+4”“442”产业扶贫模式,提升脱贫攻坚组织化、产业化水平。

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和选派“第一书记”作用,加强跟踪管理和日常监督,聚焦农村重点工作,培育乡村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帮助贫困村抓好“两委”班子、带好党员队伍,推进党组织规范化建设。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大村集体资产清理力度。以推进农业共营制建设为重点,采取“党支部+”等多种形式,鼓励村党组织领办创办新型经济体。用好省财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奖补资金,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扶持,提升村党组织“造血”功能。严格落实“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加强集体资金资产管理。252个行政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40%。

齐心协力谋思路找项目

脱贫攻坚不是单打独斗,也不仅仅是扶贫部门的事,需要各部门、各行业齐心协力一起完成。

北票市紧盯贫困人口“三保障”和饮用水安全指标,进一步加大饮用水安全、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低保兜底扶贫、危房改造工作力度,提高就业保障技能,巩固贫困人口脱贫成果。

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充分发挥全市非公企业党组织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助力脱贫攻坚,带动贫困户增收。北票市宏发公司、北票市电力电杆有限公司等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通过捐资助力、产业支持、志愿服务、改善基础设施等方式,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年初以来,从市直部门单位派出77个驻村工作队,帮助乡村发展产业项目63个,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1个,争取资金1849万元。

另一方面,深入开展“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当先锋、做表率”活动,充分挖掘346名选派到乡村工作干部个人资源和派出单位政策资金、项目等优势,为乡村振兴发展谋思路、找项目,与乡村两级党组织形成“攻坚”合力。截至目前,省市县三级选派干部围绕农村经济发展持续发力,共帮助所在乡村发展产业振兴项目450个。

北票市深入开展“万名党员干部拉手贫困户”志愿服务活动,1.2万名党员干部职工定期深入1.8万户贫困户家中,开展项目到户帮扶;帮助办实事、解难题;帮助完善规范扶贫档案;帮助整治家庭环境卫生;大力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开展“五帮助一宣传”活动。

年初以来,全市党员干部职工已普遍完成8次以上入户对接帮扶,累计帮助困难群众发展到户产业项目893个,帮助解决实际困难2万余件次,捐款捐物折合200余万元。

大力开展“决胜小康、决战脱贫、奋斗有我”系列活动,发挥党员干部、“第一书记”“两代表一委员”、帮扶部门、国有企业、志愿团队、社会团体、工商业户的作用,全员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持续开展“十星放光彩”活动,充分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建立产业扶贫长效机制

产业选对头,脱贫才有奔头。近年来,北票市始终将产业扶贫摆在脱贫攻坚的首要位置,不断探索、积极作为,在创新实施“1+4”“442”等产业扶贫模式的基础上,今年北票市继续贯彻落实产业扶贫政策,有效衔接产业振兴发展规划,结合全市农业产业结构特点和特色产业规模,科学规划、统筹推进,整合扶贫、乡村振兴、财政、金融贷款等各类资金4亿元,创新实施“四区两基地”发展模式,在全市推进以保护地、辣椒、杂粮、大枣、肉鸡和生猪为主的重点产业发展。

所谓“四区”,即依托庄头蔬菜批发市场,在9个乡镇新建设施农业153公顷,打造以高标准设施农业为重点的设施农业集聚区;依托国锋辣椒合作社、四合城股份经济合作社,在10个乡镇种植辣椒1.3万公顷,打造以辣椒种植为重点的特色农业优势区;依托华溢酒业等企业,在9个乡镇种植杂粮1.3万公顷,打造以杂粮种植为重点的绿色农业示范区;依托上园、庙下大枣合作社,在5个乡镇种植金丝王枣2100公顷,打造以金丝王枣种植为重点的生态农业试验区。所谓“两基地”,即依托宏发公司、山东超润公司建设禽类养殖扶贫农场,打造肉鸡、种鸭养殖示范基地;依托温氏集团建设生猪养殖扶贫农场,打造生猪养殖示范基地。

北票市创新实施“四区两基地”发展模式,使全市农业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立起产业扶贫长效机制,主要体现在“三个结合”。长短结合,“长”即指项目的长效机制,投入到项目的扶贫资金形成的资产全部量化为村集体资产,采取租赁形式发展产业,租期10年至20年不等,使村集体长期收益;“短”指见效快,租赁方上打租给村集体,租金最低达扶贫资金投入的8%,村集体当年就可获得收益。高低结合,“高”指采用先进技术,建设高质量、高标准扶贫产业园、产业基地,种植、养殖高效高产的作物及畜禽,并形成生产、深加工、销售等完整的产业链条;“低”指建设常规化产业扶贫项目,如杂粮、辣椒、金丝王枣,当年实现即产即销。大小结合,“大”指通过“飞地扶贫”模式整合资金资源,建设覆盖面广、规模化扶贫产业园和产业基地;“小”指以乡、村、户为单位,建设乡级、村级扶贫产业基地带动贫困户发展,同时也能使贫困户的到户项目得到发展。

北票市通过实施“四区两基地”发展模式,推进龙头企业带动下的“飞地扶贫”产业发展,整合资源、集中力量,采取跨乡、跨村联合、协作发展的方式发展规模化扶贫产业项目,有效解决了有地村没钱、有钱村没地的问题,突破农村产业发展瓶颈,使扶贫项目资金集中发力,发挥最大效益,全面建立起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帮助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截至目前,北票市“四区两基地”建设已全面铺开,设施农业面积达10万亩、辣椒栽植面积达20万亩、杂粮种植面积达30万亩、大枣栽植面积达3.15万亩,肉鸡养殖规模1.2亿只、种鸭19万只、生猪养殖规模165万头,并以农产品加工园区为中心拉长产业链条,北票乡村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建成。

聚焦七大领域缩小城乡差距

北票市结合实际,抓住制约农村发展的主要矛盾、关键问题,在城乡绿化、供水、交通、环境卫生、城乡管理、教育、医疗七个一体化建设中探索新办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补齐农业农村短板。

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北票市对标国家森林城市标准,整合各类优势资源,紧紧围绕城市周边、路旁、村旁、河旁、宅旁植树种草。今年,人工造林绿化13.49万亩,封山育林2.6万亩,森林抚育4.5万亩,同时加大管护力度,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使全市造林绿化水平和管护能力实现新跨越。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北票市按照“城乡统筹、资源整合、规模发展、规范运管”的总体思路,重点解决城乡供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力构建从水源头到水龙头安全可靠、保质保量的城乡供水工程,逐步建成“同网同质、分区供水、直供到户”的安全供水体系。目前,城市居民和园(景)区企业已用上更优质、更纯净的辽西北水源,全市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5%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以上。

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北票市实施国省干线和县道改造提级、城市道路提升、城乡公交一体化推进统筹工程,试点实施美丽示范路建设,全面推进落实农村公路“路长制”,城乡公交乘客联程运输便捷顺畅,货物多式联运高效经济,初步建成“北票123出行环路”,即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形成北票“123出行交通圈”,即乡村1小时通勤、市内20分钟通达、市郊30分钟覆盖。

推进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北票市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和“千村美丽、万村整洁”行动计划,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以推进城乡环境治理一体化为抓手,以建立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为保障,着力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已实现全覆盖,乡镇政府水冲厕所实现全覆盖,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村屯绿化率达到80%以上,所有行政村全部建成整洁村。

推进城乡管理(违建整治)一体化。北票市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拆除国、省、县、乡、村道路两侧的违法建筑,村、屯(营子)内宅基地以外的违法建筑,占用耕地、林地、山坡地、河滩地的违法建筑,特别是影响村容村貌、占用城乡公共空间、影响消防安全、医疗救护、交通出行的违法建筑,以及2019年全市范围内违法建筑清理整治工作中未整改到位的违法违规建筑物,2019年新发生且被法院裁定拆除的违法建筑。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北票市统筹推进校舍基础设施、基本装备配置等工作,充实教师队伍,规范和提升农村教师待遇,深入实施“阳光分班”等措施,着力提高办学条件和质量,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实现“两免一补”政策全覆盖。目前,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基本消除,义务教育城乡发展基本协调。

推进城乡医疗一体化。北票市充分发挥市中心医院、市中医院医疗资源优势,加快“紧密型医联体”“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步伐,有效解决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短缺问题,增加公共卫生领域资金投入,完善乡村卫生室建设,提高乡村、社区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水平,提升乡村居民就医便利性,实现城乡居民就医均等化。

李国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