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越报道 到明年,全省要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工作,抢救一批古老、珍稀、濒危、特有、名优的地方品种及野生近缘种。到2025年,要建成相对完善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基本完成农作物、畜禽、水产及农业微生物等农业种质资源系统调查与收集和现有农业种质资源登记工作。日前,我省下发《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上述任务目标。
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战略性资源,是推动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保护好农业“芯片”,我省综合考虑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及发展潜力,分类别、分区域、分阶段提出保护利用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我省明确,将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社会组织和个人掌握的种质资源统一纳入调查范围,做到全省种质资源基础家底应收尽收。强化鉴定评价,以省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等优势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为依托,搭建专业化、智能化资源鉴定评价与基因发掘平台,建立全省统筹、分工协作的农业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体系。
我省提出要加快完善农业种质资源登记制度,分物种实行统一身份信息管理,实现农业种质资源身份信息可查询可追溯。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全省农业种质资源共享利用平台。
我省要统筹布局省级中长期综合种质资源库、基因库、特色专业库(场、区、圃)和原生境保护区,优化完善资源保护保存设施设备,对收集的种质资源集中入库(场、区、圃)保存;对重要无性繁殖作物、农业微生物等特异种质资源通过组织培养、低温、超低温等离体保存技术保种;对优异家畜和水产种质资源通过精子与胚胎冷冻、基因文库技术保存,实现中长期安全保存。推进开发利用,鼓励引导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等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开展优异种质资源创制、开发及应用研究,推进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