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创新驱动 建设智造强省

——访省科技厅副厅长郝明
辽宁日报 2020年12月16日

本报记者 孔爱群

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着力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

面对新征程,辽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创新驱动新突破?近日,记者专访了省科技厅副厅长郝明。

“全会把科技创新作为振兴发展的战略支撑,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在郝明看来,辽宁是科教大省,科教资源丰富,但资源优势并不等于发展优势。目前,辽宁在这方面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产学研融合不够深、科技成果未能充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等。

郝明强调,未来辽宁振兴发展能否取得新突破,关键看能否坚定不移走创新路、吃“技术饭”。而要实现这一点,要一手抓技术创新,一手抓制度创新,两手都得硬。

辽宁振兴首先在工业。郝明表示,工业振兴必须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关于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已为我们开出了“药方”,这三篇文章“破题”了,产业数字化的场景资源优势和数字产业化的数据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了,辽宁“数字蝶变”、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就蹚出来了。

“要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武装‘老字号’,依托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最新科技创新产出,赋能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提升‘老字号’技术创新能力。”郝明说,省科技厅正有重点地选择一批优势产业龙头企业,指导它们联合省内外优势科研力量成立创新联合体,让龙头企业做盟主,在企业内部创立“重大技术创新平台”,力促先进适用科研成果在这些企业应用。

郝明表示,为破解“原字号”产业链短、结构单一的技术难题,省科技厅面向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精细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链上的重点企业征集创新需求,实行“揭榜挂帅”,梳理凝练12条创新链,布局实施32项科技重大专项和199项省重点研发计划,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在郝明看来,培育壮大“新字号”,要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认定,持续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进一步构建“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的科技创新创业孵化链条。

“技术创新解决生产力问题,制度创新解决生产关系问题。聚焦我省科技创新工作全局中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政策瓶颈,我们正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良好创新生态。”郝明指出。

郝明表示,企业是创新主体,为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将实施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需求提出机制,“企业出题,能者破题”的“揭榜挂帅”式项目凝练机制,以契约为纽带通过产学研联盟开展的项目组织实施机制等举措,以制度创新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目前,我们正在编制《辽宁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加快制定出台《辽宁省科技创新条例》,进一步明晰科技创新法律责任,构建以‘法律主治为主,政策驱动为辅’的科技创新制度供给体系。”郝明说,除此之外,《关于技术创新需求提出、项目生成、组织实施、评价评奖制度创新的若干意见》等一批新政策也将于近日出台。